李倚率领着军队,悄然抵达了归义坊。令人惊讶的是,杨守信的玉山军竟然连一个士兵都没有派遣到坊门外进行警戒。
这似乎表明杨守信完全没有预料到李倚会知晓他藏匿于此,毕竟归义坊严格意义上来说,已经算是长安城的郊区地带了。
而且,这里居住的多数是贫苦的百姓,实在难以想象会有军队藏身于此。
目睹这一情况,李倚当机立断,立刻调遣一千名士兵,分别守住归义坊的四个坊门,以防杨守信的军队趁机逃脱。
他并没有立刻下令发动进攻,而是选择耐心等待夜幕再深一些,以便更好地利用黑暗的掩护。
李倚转头对陈二牛嘱咐道:“二牛,现在由你带领五百名士兵,去到西边的坊门。等到亥时一到,就立刻发动攻击,明白吗?”
陈二牛闻言,哈哈一笑,信心满满地回答道:“哈哈,大王放心吧!”说罢,他率领着那五百名士兵,急速赶往西侧的坊门。
与此同时,李倚则带着曹大猛以及其余的士兵,静静地守候在东侧坊门处,等待着亥时的降临。
虽然到了唐末时期,宵禁制度已经不像以前那样严格了,但是如今的长安城仍然算不上太平。
所以,大多数老百姓还是会老老实实地在戌时一到就回到各自所属的坊里。此时的街道上已经变得异常安静,甚至可以说是一片死寂。
而那些负责巡视的金吾卫和不良人,当他们看到李倚率领的军队时,就像见到了瘟神一样,纷纷吓得远远躲开,生怕会惹上什么麻烦。
李倚在前往归义坊的路上,就已经提前通知了莫冲谦和王宣,让他们两人立刻带领人手赶过来。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终于,在戌时过了大半的时候,莫冲谦和王宣才带着几百名金吾卫和不良人匆匆赶到。
“参见大王!”两人一见到李倚那全副武装的样子,心中不禁一紧,连忙躬身行礼,不敢有丝毫怠慢。
“你们来了,本王已经查明那些冒名顶替本王军队的贼寇,现正藏匿于归义坊内。
本王已经将归义坊的四座坊门团团围住,断了贼人的退路。现在本王需要你二人率领部众,火速封锁通往归义坊的数条要道,绝不可让贼人有丝毫逃脱之机!”
李倚面沉似水,言辞峻厉,毫不拖泥带水,直接下达命令。
二人闻令,不敢怠慢,连忙躬身应道:“遵命,大王!”
说完二人不敢耽搁,旋即率领所部人马赶往了各处通往归义坊的道路布防。
李倚并没有指望这两人能做什么,主要目的是要找些目击证人,以证明这些贼人确系冒名顶替,而非他李倚自导自演。如此一来,他便可洗脱嫌疑,不至于背负这口不白之冤的大黑锅。
在将所有事情都安排妥当之后,李倚便耐心地等待着亥时的降临。二月份的长安夜晚,气温并不算低,但对于那些需要在户外站岗的士兵来说,仍然是相当寒冷的。
李倚心想,在这样寒冷的时刻,玉山军肯定会因为白天的劳累而放松警惕。他们白天可是干了不少活,到了晚上,自然会想要早点钻进被窝里暖和一下。
终于,经过了一段时间的等待,亥时终于来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