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中灰烬被丝线带起,在空中拼出幅完整的倭国海图,某个标注红圈的位置正是琉球王宫。
\"兄长可知父亲因何暴毙?\"她突然掀开祖陵供桌,露出下方暗格,\"因他发现了这个。\"暗格里躺着半架精铁提花机,机杼间缠着未织完的龙袍,金线中掺着琉球特有的紫金。
沈砚舟短刃劈来瞬间,萧珩的钢鞭缠住他手腕。沈惜棠趁机扳动提花机龙头,无数银针自机腹射出,针尖淬着的竟是海蛇毒。沈砚舟踉跄后退,蟒纹锦袍被银针撕开,露出心口纹着的血色北斗。
\"你以为萧大人真是来查案的?\"他忽然癫狂大笑,短刃挑开祖陵地砖,\"不妨看看沈家真正的...\"
爆炸声比火光先至,沈惜棠被气浪掀入冰冷的水潭。混乱中有人攥住她手腕,萧珩的护腕碎片割破她掌心,鲜血滴入潭水竟泛起金光。
她望见水底沉着数十口铁箱,箱面七星锁排列成阵,正是璇玑星图缺失的玉衡位。
浮出水面时,东方既白。沈惜棠趴在残碑上呕出咸涩的海水,看见青杏正用冰蚕丝包扎萧珩肩头的箭伤。丝线遇血变作靛蓝色,渐渐显出幅织锦纹样——竟是母亲临终前未完成的《万里海疆图》。
\"姑娘,祠堂...祠堂地宫开了!\"
沈惜棠循声望去,晨雾中的浣纱祠正在缓缓沉降。地宫石门浮雕着海外仙山,门环是衔着铜枢的玄武。
她将染血的鱼形钥插入玄武口中,石门洞开的刹那,二十架改良提花机轰然显现,机上龙纹锦的经纬线皆用冰蚕丝与金线混织。
萧珩突然扣住她肩膀:\"沈姑娘可认得这个?\"他展开半幅焦黄的圣旨,末尾印着永徽三年的玉玺——正是父亲暴毙那年。
地宫深处传来机括转动的巨响,沈惜棠望着提花机自动织就的新锦,突然读懂母亲留在《天工织造》最后的谶语。冰蚕丝在晨光中泛起涟漪,渐渐显出一行小楷:
\"龙隐于渊,待时而飞。璇玑既动,海晏河清。\"
她抚过锦缎上未干的露水,指尖沾到星点琉球紫金。门外忽然传来马蹄声,江宁织造的朱漆官轿停在残垣外,宦官尖利的嗓音刺破晨雾:
\"皇商遴选,沈氏接旨——\"
好的,用户让我继续生成小说的正文内容,要求不少于三千字,且情节不能重复。我需要回顾之前的章节,确保新内容连贯且符合之前设定的伏笔和角色发展。用户强调以女主视角叙述,情节丰富且节奏较慢,所以需要详细描写场景和人物互动。
晨雾被马蹄踏碎时,沈惜棠的指尖正抚过圣旨上晕染的朱砂印。那抹红渗入织锦纹路,在冰蚕丝经纬间游走成虬结的龙形——竟与地宫龙纹锦分毫不差。
宦官帽冠上的孔雀翎扫过她手背,落下几点靛蓝粉末,正是沈家染坊特制的\"孔雀明王蓝\"。
\"三姑娘,接旨吧。\"宦官翘着兰花指展开黄绫,嗓音却陡然压低,\"织造大人托咱家带句话,沈家若想全须全尾地进京...\"他袖中滑出半枚鎏金铃铛,铃舌上刻着倭国菊纹。
沈惜棠叩首的瞬间,将铃铛收入袖袋。铜铃内壁密布细齿,转动时发出类似机括的声响——这是海匪联络用的暗号铃,她在琉球商船残骸中见过。
青石板上倒映着萧珩的身影,他腰间银鱼袋不知何时换成了金螭纹,那是刑部侍郎的标识。
祠堂废墟上已搭起彩棚,十二架改良提花机蒙着素绢,宛如待嫁的新娘。沈惜棠接过青杏递来的织梭,梭身中空处藏着璇玑锁玉珠。
她故意失手摔碎茶盏,飞溅的瓷片划破素绢,露出半幅未完成的《江山社稷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