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4章 天(2 / 2)

在路过一处古老的门洞时,爸爸忽然看到石壁上趴着一只特别大的六脚昆虫。

它的脚可长了,说蜘蛛吧又不太像蜘蛛,搞不清楚是什么虫子,反正以前没见过。

爸爸好奇心强,胆子还大,伸手就要去摸那虫子,可是虫子感觉到有动静,一下子飞了起来,不见了。

这时爸爸身后传来一声惋惜的感叹,爸爸回头一看是个举着专业相机的大爷,人家正要拍“怪虫”呢,爸爸一来给人家“搅了局”。

那个大爷是比较专业的“昆虫爱好者”,总喜欢背着相机拍各种虫子,可是就连大爷都不认得刚才那虫子,正打算拍下来回去好好研究呢。

爸爸一听赶紧道了歉跑了,妈妈又把爸爸好一顿数落,真够欠的!

我和爸爸妈妈一直走到水源头,在冰凉又清澈的水潭里玩了会儿水,才调头往回走。

沿着木栈道走出樱桃沟,来到湖面开阔的地方,我偶然一侧头,看到木栏杆上“吸”着一根像小树枝一样的东西,但是我分明看到它在缓慢地移动!

停下来仔细观察,那东西确实在移动,而且是侧向移动,这就说明它不是被风吹动的,而是在“自主运动”。

还是胆大的爸爸把那东西拿起来,这东西真是好奇怪,确实是一小段树枝,但树枝的顶部软软的,又像个毛毛虫。

刚才的移动肯定就是这软软的不知道什么虫子在带着树枝移动。

噢,我知道了,这就像寄居蟹一样,一定是虫子钻进了树枝里生活,既坚硬又能起到隐蔽作用,就叫它“寄居虫”吧!

今天来植物园这趟可真是一次“新物种探索之旅”呀,妈妈发现了“蛤雀”,爸爸发现了怪虫,而我发现了“寄居虫”,神奇又惊喜,太棒了!

逛完北园又逛南园,现在逛一回植物园可真累。

“微信运动”显示我今天一上午就走了一万三千步,我可真棒。

不过现在我唯一想做的就是赶紧回家歇着去吧!

--------------------

第4065天(2022年8月28日,星期日)——西瓜过季了

妈妈感冒了,想吃点儿去火的东西,正好爸爸又要买水果,就说帮妈妈买点儿西瓜吃。

整个夏天里爸爸总买西瓜,他喜欢麒麟瓜,无籽、沙瓤、甜度高,每次在美团外卖上订一大块,在冰箱里冰镇之后用勺子挖着吃,简直太爽了。

而且价格还便宜,用上美团的优惠之后,两斤多的一大块儿才八九块钱,就可以美美地吃上一顿。

不过最近西瓜的价格上涨了好多,上周爸爸买跟之前同样大小的一块儿已经要十七八块钱了,上涨了一倍,爸爸“咬着牙”才下了单。

今天再买麒麟瓜,爸爸发现价格又涨了,二十六块多了,这个价格已经是半个月前的三倍了!

妈妈说那就别吃西瓜了,毕竟现在已经是秋天了,西瓜都“过季了”。

确实,西瓜是夏天的“应季水果”,夏天里西瓜特别多,价格便宜又好吃。

现在过了季,气候已经不再适合西瓜生长了,数量就少了很多,价格贵不说,味道还不好了,所以真的没必要再吃了。

现在农业科学越来越发达,农民也有了很多办法在“不应季”的情况下把水果种出来。

而且即便实在种不出来的也可以从远处运来,毕竟现在交通运输业也十分发达。

而且“物以稀为贵”嘛,越是不应季的水果就越显得“稀罕”,数量少、“身世”和“经历”特别都可以成为它们“身价”大涨的理由。

但实际上还是吃应季水果最好。

第一,应季水果生长在最适合它生长的环境里,无论口感还是营养价值都具备最佳水准。

第二,应季水果可以在对应季节里提供应有的功效,就比如西瓜可以在盛夏里为人体解暑。

第三,非应季水果在种植时往往需要用到更多的化肥和农药才能确保成熟,对人的身体会有不良影响。

第四,应季水果数量众多、到处都是,人们可以在距离产地最近的地方买到它们,总能吃到新鲜的,这可比往往需要长途运输的非应季水果有优势多了。

第五,也是十分重要的一点,应季水果“经济性”高,也就是便宜呀,就比如夏天八块钱一大块的麒麟瓜刚到秋天就涨价到二十六了,这还怎么吃得起!

所以说,还是多吃应季水果吧。

爸爸决定今天不买西瓜了,给妈妈买点儿秋天“应季”的梨吃吃,也能去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