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复核查确认无误后,她重新调整内容顺序,确保真正可行的救灾方案能最先映入太皇太后眼帘。这般精心修改、誊抄,才终于完成这份条陈。
夜色沉沉,董佳佳辗转无眠,直至破晓时分。晨光映着她眼底浓重的青黑,她强撑精神,前往太皇太后帐中。待各宫主位依次禀报完宫务,太皇太后便命众人退下。
董佳佳刻意放慢脚步,待与众人拉开距离后,才从袖中取出精心撰写的条陈,交给白霜,低声命她将文书转交苏麻喇姑,并再三叮嘱,务必说明这是自己对救灾之事的浅薄见解。安排妥当后,她才转身返回营帐。
为免此事张扬,董佳佳特意选白霜代为传递。她还在条陈开篇郑重留言,身为皇上端嫔,见皇上为灾情忧心,又念及百姓因救援迟缓而受苦,于心不忍。故而彻夜思索,写下几条建议,望能为皇上分忧。因恐烦扰了圣听,故先呈太皇太后审阅掌眼。
董佳佳深知此般行事理由牵强,风险极大。后宫嫔妃越俎代庖议论救灾,稍有不慎便会被扣上野心勃勃的罪名,轻则恩宠尽失,重则性命难保。
可一想到天灾肆虐下若救援迟缓,必将生灵涂炭,而且自己又怀揣着晋位私心,终是咬咬牙,决定铤而走险。此刻唯有寄望太皇太后能耐心读完条陈,且不疑她有僭越之举。
太皇太后帐内,苏麻喇姑将条陈恭敬呈上。太皇太后听闻是董佳佳所献的救灾之策,不禁哑然失笑,暗想这董氏虽存善念,却终究越了后宫本分,当下便示意苏麻喇姑将条陈暂且搁置。
不料苏麻喇姑迟疑片刻,进言道:“求主子恕罪,奴才方才粗览条陈内容,私以为有些建言确有可取之处。为着皇上分忧、为着安抚百姓,还请主子过目,或可与皇上斟酌商议,也算解了燃眉之急。”
太皇太后闻言,眉梢微挑。她与苏麻喇姑相伴数十载,情谊早已超脱主仆界限,故而对方先行浏览条陈,她倒也不以为忤,只是好奇究竟是何等内容,竟能让向来沉稳的苏麻喇姑这般坚持。
苏麻身为皇帝启蒙恩师,虽非满腹经纶,却久居宫闱洞悉世事,对家国大事亦有独到见地。
见她如此极力推荐,太皇太后心下暗忖,这条陈或许真有可堪大用之处。怀着几分探究,她缓缓拿起纸张逐行细读。随着目光游走,她的神色愈发凝重,眼底翻涌着惊讶、思索与难以名状的复杂情绪。
苏麻喇姑所言果然不假。太皇太后阅罢条陈,亦不禁喟叹,其中诸多建言,既切中安抚地动后民心骚动的要害,又能彰显帝王泽被苍生的仁厚圣德。
她暗自思忖,若董佳佳身为男子,凭此等见识谋略,必能在朝堂上大展宏图、名垂青史,只可惜生为女儿之身,此生只能困于深宫之中。
太皇太后慨叹世间竟有如此不输须眉的奇女子,遂细细回想董佳佳平素在后宫的言行举止,心中已然有了计较,当即命苏麻喇姑将条陈呈送御前。苏麻喇姑领命,躬身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