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一位年仅二十岁的女科学家,在理论考试中取得了满分的优异成绩,在实验过程中还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源能转换算法,吸引了评审团的目光。
“这些人,是地球的希望。”夜凌看着名单,眼中闪烁着光芒。
选拔结束后,两百名进化者和一百名科研人员入选了首批名单,被送往猎团总部,开始接受系统的培训。
在训练场上,夜凌亲自向新人传授源能武器的使用方法,并示范如何在战斗中灵活运用。
“源能并非用于肆意破坏的工具,”他声音洪亮,目光扫视着每一个人,“它是你们的一部分,与你们的意识紧密相连。只有理解了它,才能充分发挥出自己的能力。”
与此同时,科研团队也全身心地投入到研究工作中。他们分成了多个小组,分别负责能源转化、材料合成、武器改进、防御系统等方面的研究。
“资源有限,大家都给我全力以赴。”夜凌在开训仪式上大声喊道,“我不需要所谓的天才,只需要那些愿意为改变世界而拼搏的人。”
为了提高效率,他亲自参与每个项目的前期设计,并利用源能幻域系统模拟不同的战斗和实验场景,帮助研究人员尽快找到最佳解决方案。
然而,训练过程中也出现了不少问题。
有些人生来具有天赋,但缺乏耐心,渴望一蹴而就;有些人过于胆小怯懦,连尝试新想法的勇气都没有;还有些人无法承受高强度的训练压力,心理防线崩溃,精神状态出现异常。
“不能只看重结果。”夜凌在内部会议上神情严肃地说道,“成长的过程同样需要关注。真正的强者,并非天生强大,而是在经历磨难后依然能够勇往直前的人。”
于是,他在训练计划中增加了心理辅导课程,并邀请资深进化者和研究员担任导师,对新人进行一对一的指导。
风烈也被列入了导师名单。
“我可不会教人。”他皱着眉头,满脸不情愿。
“让他们和你切磋几架就行了。”夜凌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实战比什么都有效。”
日子一天天过去,这批新人的能力有了显着的提升。在模拟战场上,他们配合默契,犹如一体,复杂的战术动作能够迅速完成;在科研领域,也取得了许多新的成果,如新型源能护盾,以及能够适应各种环境的便携式源能发生器。
在训练场的一角,林雪看着一群年轻人进行实战演练,嘴角不自觉地上扬,轻声说道:“他们成长得真快。”
夜凌站在她身旁,目光从那些汗流浃背的身影上掠过,点了点头:“这才是地球应有的面貌。”
就在训练如火如荼地进行时,一份紧急报告送到了夜凌手中。
“火星轨道上的外星母舰……又有动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