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防盗设计:发明带密码锁的运输箱(1 / 2)

江南的梅雨时节,空气里弥漫着潮湿黏腻的气息。天元镖局的库房内,林远盯着墙角那批被撬开的货箱,眉头拧成了疙瘩。箱内原本价值连城的苏绣绸缎,如今只剩几匹残次品,丝绸表面布满刀痕,显然是被人粗暴翻动过。老周站在一旁,手里的账本被雨水洇湿,字迹变得模糊不清:“掌柜,这已经是本月第三起货物失窃案了,漕帮和徽商那边都在传,说咱们镖局连货物安全都保不住......”

林远蹲下身,捡起一片断裂的铜锁。锁芯处还残留着撬痕,这种传统铜锁虽能防君子,却挡不住技艺高超的盗贼。他的指尖摩挲着锁体上的纹路,脑海中突然闪过现代物流中使用的电子密码锁——在明朝没有电子技术,能否用机械结构实现类似功能?

“召集所有工匠和锁匠,立刻到工坊开会!”林远站起身,拍了拍衣摆上的灰尘。他快步走向镖局深处的工坊,那里摆放着各种改良过的运输工具模型,墙上挂满了设计图纸。此刻,工坊内弥漫着木屑与桐油的气味,二十余名工匠正围在一起,争论着新到货的四轮平板车转向装置。

“诸位!”林远的声音压过了工坊内的嘈杂,“我们的货物接连失窃,不仅损失钱财,更丢了信誉。今天召集大家,是要设计一款全新的防盗运输箱——带密码锁的箱子!”

话音刚落,工坊内一片哗然。老锁匠陈阿七捻着花白的胡须,连连摇头:“林掌柜,这可难了!咱们平日里用的锁,靠的是钥匙与锁芯的齿合,要弄个不用钥匙的锁,简直是天方夜谭!”

林远早有准备,他从袖中取出一个木制模型。这是他昨夜通宵绘制的草图雏形:箱子表面设有三个转盘,每个转盘边缘刻着从一到十的数字。“大家看,这三个转盘就是密码的关键。转动转盘设置特定数字组合,只有当数字与预设组合一致时,锁芯才能打开。”他边说边转动转盘,随着“咔嗒”一声轻响,箱盖应声而开。

工匠们围拢过来,眼中满是惊奇。年轻的木匠小吴伸手摸了摸转盘,疑惑道:“掌柜,可要是数字被人瞧见了,这锁不就形同虚设?”

“问得好!”林远赞许地点点头,从怀中掏出一块丝绸,将转盘盖住,“这只是初步设计,我们还需加上遮挡装置,比如可滑动的遮罩。而且,密码设置必须严格保密,每个箱子的密码由货主与镖局单独约定。”

设计思路有了,但实际制作远比想象中困难。第一版模型完成后,林远亲自测试,却发现转盘转动时卡顿严重,锁芯经常卡死。陈阿七蹲在地上,用放大镜仔细观察锁芯结构:“林掌柜,这齿轮咬合太紧,得把齿距调整到半分以内,还要在轴心上涂抹麻油润滑。”

经过七次改良,密码锁的机械结构终于稳定。但新的问题接踵而至——如何防止盗贼暴力开箱?林远带着工匠们研究了市面上的各种箱子,发现普通木箱即便加厚木板,也挡不住斧头劈砍。他想起在现代仓库见过的钢架结构,于是决定将铁制框架嵌入木箱,在关键部位用铁皮加固。

为了测试防盗效果,林远特意组织了一场“攻防演练”。他将一箱仿制的珠宝放入新设计的运输箱,设置好密码,锁上遮罩。镖局内最擅长开锁的镖师老李,拿着各种工具,足足折腾了半个时辰,也没能打开箱子。最后,他满头大汗地认输:“这锁的机关太精巧了,除非砸碎箱子,否则根本打不开!”

然而,暴力开箱的问题依然存在。林远注意到,老李在尝试开锁时,曾试图用斧头劈开箱子侧面。他立刻召集工匠,在箱体内侧加装了“自毁装置”——一旦箱体受到剧烈撞击,内置的暗格就会释放出特制的染料,将箱内货物染成无法洗净的颜色。

密码锁运输箱的雏形基本完成,但林远仍不满意。他想起现代物流中的“铅封”制度,决定在密码锁上增加封条设计。每个箱子配有特制的铅封,上面刻有天元镖局的麒麟图腾与唯一编号。货物送达时,货主需同时检查密码锁是否完整、铅封是否完好,双重验证确保货物安全。

在推广新箱子前,林远决定先进行试点。他选中了一批运往京城的官窑瓷器,这些瓷器价值连城,运输风险极高。出发前,他亲自向货主演示密码锁的使用方法,并签订了详细的《密码保密协议》。协议规定,货主需在镖局专人监督下设置密码,密码仅限货主与押运镖头知晓,如有泄露,责任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