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小篆字板,请大王与太子过目。”
李斯双手高举字板,神情激动。
近侍快步上前接过字板,呈递给高座上的秦王。
李斯心中忐忑,这一年的努力成败在此一举。”这字体既非秦字,亦非六国文字,却融合诸家之长,一见便知。”
“李斯,你没让寡人失望。”
秦王大笑赞许,将字板递向嬴奇。
嬴奇接过一看,心中暗喜。”父王,廷尉所造字体甚佳。”
“可在秦国推行。”
嬴奇点头赞同。”多谢大王,多谢太子。”
李斯长舒一口气,连忙致谢。”冯卿、韩卿。”
“其余十五字国策进展如何?”
嬴奇问冯去疾与韩非。”回太子。”
“这一年里。”
“各地兵器均已收缴,熔铸成铜,可供再制军械。”
“六国典籍与民间书籍皆已收集,只待诏令即可焚毁。”
“实施过程中虽有少许反抗,但影响甚微。”
“天下已尽归秦国。”
冯去疾与韩非奏报完毕。”六国的典籍、书册,不可付之一炬。”
嬴奇沉声说道。
历史上曾有焚书之举,但那并非完全毁灭六国的所有典籍,而是焚烧了那些不属于秦国历史记录的各国史书与文化资料。
然而,在执行的过程中,地方官府怎么可能做到如此细致?结果便是许多世代相传的重要典籍也被一并烧毁。”奇儿,这些书籍究竟有何意义?”
嬴正注视着嬴奇问道。”或许有用,也可能无用,但若烧毁诸国典籍,实则是我华夏文明的一种损失。
为儿臣之见,应当将这些典籍妥善收藏于国库,并挑选其中优秀的内容推广给天下百姓,借此机会推行小篆,统一秦人的文化思想。”
嬴奇答道。”禀告太子。”
李斯躬身说道,“文字虽已创制,但要普及却并不容易,这需要大量人力以及足够的竹简才能实现,同时也需要时间。”
“不必这般麻烦。”
嬴奇笑着打断他的话,随即喊道,“顿弱!”
顿弱应声后,缓步进入殿中。”臣在!”
他恭敬地回答。”本王交代的事情进展得如何?”
嬴奇问。”关于纸张与活字印刷术的成果,现在是否已经完成?”
嬴奇进一步追问。
当初嬴奇掌握大权之后,便开始逐步安排顿弱带领黑冰台中的匠人秘密研发造纸术、活字印刷术、炼铁技术以及连弩等项目。
这件事不仅无人知晓,就连其他黑冰台成员也仅仅限于少数几个核心人物参与。”回禀殿下,已有成果。”
顿弱毕恭毕敬地回答,随后拍了下手。
殿外立刻有两名身穿黑衣的暗探捧着锦盒步入。”父王很快就会明白。”
嬴奇笑着说,随即打开第一个锦盒。
只见盒内是一叠洁白无瑕的纸张。
嬴奇拿起一张白纸,递给嬴正道:“父王,请看,若以此代替皮卷或竹简,效果如何?”
嬴正接过白纸,仔细端详后露出惊讶之色:“此物轻巧,墨迹清晰,且容量远超竹简,一页可抵十页竹简。”
“每人分发四十张,由暗探负责。”
暗探点头领命,逐一分发白纸至群臣手中。
众人手持白纸,无不震惊。
嬴奇解释道:“此物名曰纸,乃天赐之物,我精心制成。
拟以此替代竹简,用于记录朝廷公文及奏章。”
群臣闻言齐声赞颂:“殿下得天助,得此纸张,实乃我秦之福祉,既能节省资源,亦便利正务。”
嬴正追问:“纸张成本几何?原料为何?”
嬴奇答道:“成本极低,只需木料与竹材,较竹简便宜数倍。”
嬴正感叹:“竟有如此妙物,真令人叹服。”
随后,嬴正询问暗探锦盒中的秘密。
嬴奇答道:“此为活字印刷术,配合纸张,可使天下文化统一,稳固江山。”
满朝官员目光齐聚。”活字印刷术?”
“此乃何等奇技?”
“与白纸结合,是否能让大秦文化统一?”
众臣心中皆感震撼,却满含期待。
...
面对百官及嬴正的注视,嬴奇轻笑一声,接过暗探递来的锦盒。
盒中并无稀世珍宝,而是些刻有秦字的字雕。
他将锦盒倾倒,字雕整齐滑落,落入群臣视线。”奇儿,此物何用?”
嬴正疑惑问。”以墨涂于字雕,便可印于纸张成字。”
嬴奇笑着解释。
众人虽非愚钝之辈,却初闻此法。
片刻后,韩非率先领悟,激动道:“殿下妙思,此为活字印刷,省去手写之劳,可刊印典籍,亦能广布文字。”
此言一出,群臣皆现恍然之态。”殿下天赋异禀,我大秦得此良才,实乃福分。”
“臣等心悦诚服。”
满朝官员齐声赞叹。
纸张与活字印刷的提出,正是嬴奇早有谋划,旨在一统大秦文化。
今日时机成熟。”李斯。”
嬴奇正色道。”臣在。”
李斯立刻回应。”你已创制新字体,若以纸张与活字印刷推广,需多久可普及?”
嬴奇严肃发问。”若予臣充分信任,半年之内,新字可遍传天下。”
李斯自信答道。”好。”
嬴奇点头,“本君年初定下十五字国策,如今一年已过,大秦根基稳固,此策当行。”
“李斯。”
“革新字体,功不可没,赐爵两级,并主持新字推广。”
“推行天下统一文字。”
听到这话,李斯立即面露感激地一拜:“臣李斯必定不负大王与太子期望。”
“一年前,”
嬴奇环视群臣说道,“本君命两位太傅负责车同轨、统一度量衡,相信他们已顺利完成。
此事务交由他们继续推进,诸位大臣需全力协助。”
“臣等遵命。”
群臣齐声回应。”关于货币,两位丞相是否已完成相关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