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奇镇定回应,“大王定会先伐李国,我大秦亦必将首灭李而非魏。”
面对章寒的不解,李奇语气笃定地说出自己的判断。
看到众将眼中的惊疑,他毫不动摇地强调:“吾深知大王心意,大王亦当明吾之志。”
“南阳之战后,我军重创李魏联军,使其元气大损,而李魏对此次失败全然不知。
以大王之聪慧,定能预见吾将趁势发兵。
大王之所以选择攻李,是因为强李乃当灭之敌,不容错过。”
“诸位,敢否与吾共搏此局?”
“一旦拿下寒郸,李国必将瓦解,终将归于我大秦。”
“若我军攻破寒郸,即可首获灭李之功。
寒郸既陷,李国边军必生变乱,急调援军。
李军回防之际,王简上将必有所行动。
届时,我大秦百万大军将倾巢而出,直捣李国腹地。”
李奇豪迈言辞间尽显霸气:“诸君,何不携手成就这旷世伟业?”
此言一出,殿中众将无不心潮澎湃。
随即,众人齐齐俯身行礼,齐声宣誓:“末将愿效死力,追随将军,虽死无憾!”
“甚好!”
李奇满意颔首,目光锁定地图上的寒郸,目光坚逸。”始皇帝,身为千古一帝,你绝不会舍弃如此良机。
今日,吾率麾下十五万精锐,孤注一掷!”
“吾知你,想必你也识吾。”
“但愿,你能成为我心目中永不可替的千古 ** 。”
李奇心中默念,他对秦始皇充满信心,相信彼此能互相理解。
尽管从未谋面,但他坚信这两年间,双方已通过种种表现建立了信任。
李奇知秦王,秦王亦必知李奇。
寒郸
作为李国的都城,亦是权力的核心所在,**坐镇龙台宫,总领李国正务。
相较于强盛的大秦,李国虽然国力衰退,但根基尚存,且三位镇国上将俱在,因此对**而言并无太多忧虑。
然而,李偃并非庸碌之君,而是一位心怀抱负的君主。
若非秦国出兵震慑,燕国或许早已亡于李国,而李偃亦将成为一位开拓疆域的君王。
然则,身处同一个时代,与嬴正共处,或许是李偃个人的不幸,也是天下诸侯共同的悲哀。”臣等叩见大王,愿大王万寿无疆,李国永固。”
朝堂之上,李国文武官员手执朝板,俯身向**行礼。
中原诸国,华夏各邦,虽分立各异,然文化风俗却多有相通之处。”免礼。”
**端坐于王座,轻挥衣袖。”谢大王。”
群臣齐声应答。”若有奏章呈报,若无,则退朝。”
身旁侍从高声宣布。”臣启奏大王。”
“今我李国与秦国交战,军需粮草需求庞大,臣以为应在境内增税一成,以解大军燃眉之急。”
“唯有如此,才能使我李 ** 威大振,所向披靡。”
李国丞相郭开挺身而出,大声陈词。”臣附议。”
待郭开发言后,其党羽纷纷响应,赞同之声此起彼伏。
观之,朝堂之中近半数人支持,可见郭开在朝廷中势力颇大。”大王明鉴。”
“臣以为此举不妥。
我李国赋税已高达七成,再增一成便是八成,百姓必将不堪重负,生活困顿。”
此时,一位年纪稍长、容貌与**略有几分相似的男子站出。
他便是昔日李国太子,李佾。
当年曾在秦国为人质。
若非李偃设计阻挠,派遣赴秦迎接李佾回国即位的使者,今日的**或许就是李佾了。
只是……
木已成舟。
李佾即便从秦国返回,也无力改变现状。
他的父亲已逝,李偃顺利登基为王,在王权之下,他无能为力。
然而,他作为前太子,声望颇高,现为李国宗室首领,担任奉常一职,地位显赫,掌管宗室事务。”春平君此言差矣。”
如今李国正筹备攻秦之战,若能击败秦国,收回韩国故地,不仅可拓展疆域,更能提升李国的威名。
但战事所需粮草庞大,若不增税,军需从何而来?
“若春平君有妙策,便无需讨论增税一事了。”
郭开皱眉反驳李佾。”正是如此。”
“还请春平君提出解决之道,若真能无需增税而解决粮草问题,那是再好不过了。”
“臣等附议。”
郭开一系的李臣齐声附和,矛头直指李佾。”本君无计可施,但若贸然增税,恐伤及民生,后果堪忧。”
李佾冷眼回击,却也无奈。”春平君既然无解,便莫再多言。”
郭开得意一笑,转身对李偃行礼:“大王,眼下唯有增税才能筹措粮草,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至于民生之忧,虽重要,但在开疆拓土面前,这并非关键。
一旦攻破秦国,收复韩地,李国必将受益匪浅。”
“嗯。”
见郭开压服了李佾,李偃虚弱的脸上浮现笑意。
他对这位兄长始终心存戒备,尤其自己体弱多病,一旦离世,年幼的两个儿子难以掌控局面。
然而,要除掉李佾又无正当理由,毕竟他在宗室中威望极高。”丞相所言甚是。”
“为保我李国大局,唯有加税才能支撑大军继续伐秦。”
“就依丞相所奏,增税一成。
待驱逐秦军,瓜分韩国领土后,再行减税。”
李偃果断拍板。”大王英明。”
郭开立刻高声附和。”庞煖领兵出征已有月余?”
“回禀大王,庞煖将军已出征二十日,料想已有战果传来。
近日捷报当至。”
郭开谄媚地应和着。”嬴正,秦国。”
“哼。”
“当年你佯攻李国,实则灭韩,此计着实高明,连寡人都中计了。”
“可如今,你还能奈我何?”
“儿时我能欺你,如今你我皆为王,我依旧能胜你。”
“待掌控韩地,壮大我国,他日必挥师西进,灭你秦国,再踏于脚下,方解心头之恨。”
李偃大笑。
对此次伐秦,李偃信心满满。”臣坚信大王定能重掌先时威势,将嬴正踩于脚下。”
郭开谄媚迎合。
话音未落。”报!”
一名士兵匆忙入殿,神色惊惧。”慌什么?莫非庞煖将军传来捷报?”
郭开斥责,随即追问。”启禀大王,丞相。”
“大事不好!”
士兵跪拜,面露惶恐。
见状,李偃脸色微变:“何事如此紧急?莫非庞煖将军在韩地受挫?”
“绝无可能!”
“韩地秦军主帅生死未卜,秦军已乱。
即便嬴正增援迅速,也绝难在一个月内完成救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