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道修行如此关键,他们虽已加入暗影许久,但此事关系重大,还需谨慎对待。”
顿弱接过名单,认真说道。”这些人对我绝对忠诚。”
“你以为我会随意列出这份名单吗?人心固然难测,但在本座眼中,不过是透明罢了。”
李奇轻笑一声,意味深长地说道。
顿弱听罢,顿时明白李奇对人心洞察入微。
难怪主上敢于委以重任,包括信任韩非。
只有被主上认可忠诚的人,才能获得重用与赏识。”待这些人在武道上站稳脚跟后,分别担任各区域的小头目,将暗影力量遍布各地,逐步渗透。”
“在此期间,我会赋予你足够的权力与资源。
你的任务便是壮大暗影,无论成员数量,唯需精英,让暗影始终潜伏于世间,监视各方势力。”
李奇注视着顿弱,语气中既充满期待,又不容置疑。”请主上宽心。”
“属下定当全力以赴。”
顿弱立即表态。
李奇取出一瓶增气丹递给顿弱,说道:“这是能助你提升修为的丹药,带回去好好修炼。”
顿弱恭敬接过,行礼后离去。
李奇轻语:“暗影,终于初具规模。”
他相信凭借顿弱的实力,能让暗影迅速壮大,很快便能遍布各地。
未来灭李之后,他打算学习驯兽副业,训练飞禽传递消息,这将是前所未有的创举。
想到这里,李奇满怀期待。
……
咸阳,秦王殿内,群臣齐聚。
嬴正身着王袍,头戴冕旒,尽显 ** 威严。”臣等叩见大王,祝大王万寿无疆,大秦永固。”
百官齐声高呼,声音震彻殿堂内外。
嬴正抬手示意众人起身,道:“有事奏报,无事退朝。”
李高出列宣布议事开始。”启禀大王,近日李国战报显示,我军势如破竹。
桓漪将军率军深入李境,击退魏国援军后,驻守边境十万大军,使魏国不敢妄动。
王简将军统三十万大军攻入李国,目前已夺取李国半壁江山,仅剩代地未下。”
“依当前局势,除去代地外,李国其余疆土可在五个月内尽数攻克。”
“至于代地,李牧仍统领李军数十万。
王简、桓漪两位上将攻城略地之际,李国境内的残兵与官员恐将逃往代地。”
“这对我国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王绾神情激动,将近期的战报逐一汇报。
总体而言,皆为捷报,足以鼓舞人心。”相邦之言甚是。”
“李国溃兵涌入代地,以李牧的才能,定能重组军队,与我军抗衡。”
“代地平坦开阔,正适合骑兵作战,而李牧部下多为精锐骑兵,李国骑兵善骑射,天下闻名。”
“若他以代地为根基,与我军正面交锋,即便能击败李牧,我军也将付出巨大代价。
此事需谨慎对待,或许应调整策略应对李牧。”
李斯高声进言。”廷尉所言有理。”
“王简、桓漪二位将军攻入李国后,李奇将军若能坚守寒郸,廉颇便不足为虑。
在我军三路大军包围下,廉颇必败无疑。
因此,如今我军的对手只剩李牧一人。”
尉缭亦大声禀告。”罢了。”
见三位重臣奏报,嬴正点头未语。
这些事他早已心中有数。
但他们的奏报也提到一个重点:待大军合围,廉颇便不足惧,而李牧将成为灭李的最大阻碍。
李国的胡服骑射战术,在代地会给我军带来强劲对手。”李牧的事暂且放一旁。”
“寡人更关注寒郸的情况。”
“王简已抵寒郸,是否对李奇有所支援?廉颇是否已被我军合围?”
嬴正语气坚定。
直指李国战局的核心。”请大王安心。”
“以李奇将军之才,必能守住寒郸,绝不会被廉颇攻陷。”
尉缭充满信心地说道。”寡人亦深信他。”
五十日
“王简攻入李境的消息传来已有十余日,按理说,寒郸的情报应该早就该送达,为何至今仍未见到?”
嬴正低沉的声音中透着少见的沉重。
显而易见,他对寒郸战事极为关注。
这不仅关乎灭李大局的成败,更因他麾下那位无双名将仍在寒郸,若城池失守,后果不堪设想。
千金易寻,良将难觅。
李奇屡建奇功,嬴正绝不愿看到他在寒郸有所损伤。
李奇对他寄予厚望,相信他的抱负,甚至以身相许,赌他会全力出兵灭李。
一旦辜负这份信任,导致李奇陷入险境,后果将难以承受。
他深知李奇的心意,也明白自己的责任。
他渴望在灭李后亲自迎接这位功臣。
群臣静默,无人言语。
过往种种,李奇的赫赫战绩早已深入人心,众人几乎视其为不败之神。
然而,没人注意到寒郸面临的危机,廉颇率数十万大军围攻,形势危急。
就在此时,一声急促的报告打破了沉默。”报!”
“启禀大王!”
“寒郸传来捷报!”
“李奇上将军特献厚礼,并呈亲笔奏折。”
一名锐士疾步进入大殿,满脸激动地高呼。
整个殿堂瞬间寂静无声。
随后,无论是朝臣还是嬴正本人都难掩激动之情。
期待已久的捷报终于到来,带来了令人振奋的好消息。
当捷报传来,嬴正悬着的心终于放下,满朝文武也随之松了一口气。
这一捷报意味着王简已及时赶至寒郸,支援了李奇。
李高快步入殿,双手接过捷报,随后疾步登阶,毕恭毕敬地将捷报呈至嬴正面前。”宣读吧。”
嬴正语气威严,目光灼灼,“让满朝文武都知晓寒郸的大捷。”
“是。”
李高领命,迅速展开捷报,朗声念道:“臣李奇奏报大王——”
“数月前,南阳之战大捷,臣侥幸策划击败李魏联军,焚烧敌军十八万,重创李魏联军。
为把握此良机,臣封锁南阳战况,阻止败绩外泄。
料想大王雄心勃勃,必定不会错过改变局势的机会,定会挥师伐李。”
“于是,臣暗中调兵北上,以伪装的李军攻占晋阳,未费一兵一卒便得城池。
数日后攻克安阳,直逼寒郸,并最终攻陷寒郸,城中官员文武悉数逃离。
随后,臣下达王令召廉颇回援,使边境空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