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首请便!请便!若有需要,随时招呼小老儿!”老掌柜笑呵呵地应着,又回到了柜台后,继续擦拭他那堆宝贝。
李明点点头,熟门熟路地朝着上次发现徐静舟札记的那个偏僻角落的书架走去。张铁柱亦步亦趋地跟在后面,高大的身躯在狭窄的书架间显得格外局促。他小心翼翼地挪动着步子,生怕自己一个转身就碰倒一排书,那样子活像一头误闯进瓷器店的黑熊,憨态可掬。
角落书架依旧落满灰尘。李明目标明确,不再寄望于守拙斋主,而是专注于搜寻那些可能对乡试、会试策论有所裨益的实用书籍。他修长的手指在泛黄的书脊上快速滑过,眼神专注而锐利。
很快,几本颇有价值的书被他挑了出来:
一本是前朝大儒陈廷敬的《经世策论辑要》,书中对历代经济、吏治、军事等重大政策的得失剖析鞭辟入里,见解深刻。
一本是《南直隶水利图说》,虽然年代稍远,但其中对江南水网、圩田、漕渠的记载极为详尽,配有大量精细的工笔地图。
还有一本薄薄的、纸张粗糙的手抄本《河工见闻录》,作者署名为“淮上老吏”,记录了许多治理河道、应对水患的实际经验和民间土法,语言质朴,却极具参考价值。
李明将这三本书摞在一起,抱在怀中。他没有立刻翻阅,只是目光扫过封面、扉页、目录,如同蜻蜓点水。然而,就在这短短几息的“扫视”之间,他那恐怖的“过目不忘”能力已然发动!书页上的文字、图形如同烙印般,瞬间清晰地刻印进他的脑海深处,分门别类,等待随时调用。
这种感觉奇妙无比。知识的溪流无声地汇入他脑海的汪洋,充实而满足。李明嘴角不自觉勾起一抹浅笑。
“明哥儿,你挑好了?”张铁柱见他抱着一摞书不动,只是眼神放空(在他眼里),忍不住瓮声瓮气地问,“都是啥宝贝?能让你考状元的?”
“是能助我理解世事的好书。”李明回过神,笑着掂了掂手中的书册,“走吧,去结账。”
“好嘞!”张铁柱如蒙大赦,赶紧侧着身子,在前面为李明开路。他庞大的身躯在狭窄的书架间艰难地转向,动作笨拙又小心翼翼。
就在他们即将走出这片角落书架区,靠近店铺中央稍显宽敞的位置时,意外发生了!
张铁柱光顾着看前面的路,没留意脚下。他的大脚板不偏不倚,正好绊在了一个半人高的、倚墙而立的青花瓷大画缸凸出的缸沿上!
“哎哟!”张铁柱惊呼一声,庞大的身躯顿时失去了平衡,如同被砍倒的大树般,踉跄着向前扑去!他本能地挥舞双手想要抓住什么稳住身形,结果慌乱中,一只蒲扇大手狠狠推在了那本就重心不稳的青花大画缸上!
“哐当——!!!”
一声惊天动地的巨响,瞬间打破了积微斋的宁静!
那沉重的青花瓷大画缸,应声而倒!狠狠地砸在坚硬的水磨青砖地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