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好奇?(2 / 2)

随后,他并未马上答应,而是露出迟疑之色。

林冲内心明白,休妻之事确实做得不够地道,但他也有自己的苦衷。

林冲能在东京城衣食无忧地过到三十多岁,就像温室里的花朵。

突如其来的变故让他不知所措,也是情理之中。

八十万禁军教头虽听起来威风,但在如今的大宋,每几百人里就挑出一个教头。

东京禁军中这样的教头上千肯定有,几百个更是常见。

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不过是个高级士官,高俅这类人眼里根本不算什么。

林冲可能过于单纯,或者是在自我安慰,以为高俅只针对自己,只要休了妻子,就不会牵连妻子和岳父。

林冲回顾往昔,心中懊悔不已。

他终于意识到,所有不幸皆因高衙内垂涎自己的妻子而起。

他对高俅固然憎恶,但对高衙内的怨恨更甚,同时也深感对妻子有所亏欠,总想着将她接到山上团聚。

然而,此事并不容易开口。

林冲犹豫着说:“寨主若有空闲,能否去我岳丈家探望一番?如果我娘子生活尚好,那……那便罢了。”

有些话,他实在难以启齿,尤其是在他人面前。

徐悟锋心思敏锐,稍加思索便明白了林冲的心意。

如果林娘子已改嫁或不愿相聚,那就罢了;若是尚未改嫁且愿意前来,就接她来团聚。

这些话确实不便直说。

徐悟锋点头道:“教头放心,我会妥善处理此事。”

卞祥在一旁担忧地说:“东京乃天子脚下,哥哥亲自前往,我怕……”

徐悟锋轻笑回应:“无须担心,我到了东京也不会暴露身份,用个假名即可。”

山士奇问:“那哥哥何时动身?”

徐悟锋答:“至少要过完年,最晚不过元宵。”

众人点头,不再多言。

徐悟锋转向林冲,继续说道:“昨晚时间紧迫,未能详谈,不知教头今后有何打算?”

林冲答:“一切听从寨主安排。”

徐悟锋提议:“梁山泊现由史进负责总教头事务,薛永为副总教头,你既曾在汴梁城教授禁军,不妨也担任副总教头一职。”

“平日负责训练,若有战事,则随山寨一同出征。”

林冲急忙应允:“愿为寨主效力!”

徐悟锋进一步询问:“不知教头是否熟悉马军事务?”

林冲答:“虽只是教头,但我曾短暂担任马军教头,略知一二。”

徐悟锋欣喜地道:“我梁山现有三百余匹战马,足以组建一支马军。

兄弟如若愿意,不妨担任马军都头,如何?”

林冲闻言颇感意外,他万万没料到这马军都头之位会落在自己头上。

不仅是林冲,其余众人也尽皆震惊。

毕竟山寨之中,有能力者无不觊觎此职。

尤其卞祥和山士奇,为争取此位,每日苦读兵书,努力提升自我。

卞祥本是农家出身,起初目不识丁,如今要重新学习认字,其艰难可想而知。

听闻徐悟锋之言,众人中有人已按捺不住,欲出言争辩。

林冲身为禁军教头,岂会不知马军的重要性。

即便在大宋军中,马军的地位也远高于步军,仅因其稀缺而珍贵。

见卞祥、山士奇等人面露不甘,林冲忙道:“小人初来乍到,未曾建功,怎敢担此重任?做个普通教头即可。”

徐悟锋微笑道:“林教头,若总是推辞,何时方能有所作为?何时才能名扬四方?”

林冲听罢神色微变,握紧双拳,青筋暴起。

徐悟锋继续问道:“林教头意下如何?”

林冲心中确实向往,身为武人,谁不想统领骑兵冲锋陷阵?

然而,未等林冲回答,山士奇抢先说道:“兄长,小弟有话说。”

徐悟锋并不惊讶,温和道:“士奇兄弟,请直言。”

山士奇咬牙道:“兄长安排何人领军,小弟绝无异议。

唯愿与林教头切磋一番,以明胜负。”

卞祥附和道:“小弟亦持此观点。

若林教头确有过人之处,小弟自当心服口服。”

虽嘴上称无异议,实则心中满是不服。

校场风云

不曾料到,半路竟杀出个林冲,令两人难以释怀。

徐悟锋淡然一笑,说道:\"既然如此,不如校场一较高下,也让众人见识一下禁军教头的本事!\"

徐悟锋其实并无异议,愿意让山士奇、卞祥与林冲切磋。

徐悟锋转向林冲,问道:\"林教头意下如何?\"

身为禁军教头多年的林冲,怎会不知军营不同于别处?

真要站稳脚跟,需有过硬实力!

当年林冲争夺教头之位,甚至签下生死状,历经苦战才胜出。

林冲微笑着答道:\"一切听从寨主安排。”...

校场之上。

原先操练的士兵已停下,整齐列队,环绕校场四周, ** 空出一大片场地。

点将台前,徐悟锋稳 ** 椅,左右两排头领分立,基本到齐。

徐悟锋落座后,众人齐声恭敬问安。

徐悟锋点头,随即台上竖起黄旗,两侧金鼓手同时擂响。

三通号角响起,三通鼓声震天,校场寂静无声。

接着,台上竖起净平旗,五军齐整。

将台挥动英军红旗,鼓声起时,五百将士分成两阵,手持器械。

徐悟锋环顾四周,问道:\"东京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林冲可在?\"

林冲出列抱拳:\"小弟在此!\"

徐悟锋道:\"你可愿与山士奇比试武艺?若胜,统领山寨马军,并任马军总教头。”

林冲答:\"小弟听从兄长吩咐!\"

徐悟锋点头:\"好,你们下去穿戴装备!\"

林冲、山士奇闻言,各自披挂整齐,林冲持红缨长枪,山士奇握混铁棍。

徐悟锋审视片刻后,缓缓摇头道:“同为山寨兄弟,兵刃本无感情,唯宜用于战场杀敌。

今日自家切磋,若有所损伤,轻则残废,重则致命,实非明智之举。”

他接着说道:“你们不妨以木棍代武器,用毡布裹住一端,在地上沾些石灰,再披皂衫比试,谁身上的白点更多即为败者。”

二人依言更换装备,各自手持长棍,末端包上毡布,顶端染满石灰,身着皂衫,跨马来到阵前。

林冲横棍而立,拱手说道:“林某初登山寨,恳请山士奇兄指点。”

山士奇毫不迟疑,策马上前,一招横扫直击林冲!

林冲镇定自若,举棍迎战,驱马直取对方。

两人于校场 ** 激烈交锋,斗至五十多回合,依旧难分胜负。

旁观者无不喝彩,即便武艺稍逊的杜迁、宋万等人亦为之动容。

李俊感叹道:“我在浔阳江闯荡多年,从未见过这般精彩对战!”

李逵看得目瞪口呆,拽了拽身旁的孙安,急问:“两位英雄如此厉害,不知谁能取胜?”

孙安凝视场中,沉吟道:“林教头仅使九分力气,而山士奇已尽十二分。”言下之意,山士奇已竭尽全力,而林冲尚存余地。

在场诸人之中,徐悟锋、史文恭、卞祥、鲁智深、孙安皆属顶尖高手,均有资格跻身五虎之列。

故而,孙安方能洞察细节,若换作刘唐或杨林,则早已难以招架。

孙安心想,若论及与林冲较量,虽非不可战胜,但至少需百回合以上,且结果难料。

两人愈战愈烈,翻转腾挪间仿佛融为一体,人与人缠斗,马与马交锋,又斗数十回合仍未分出高下。

两人后背均已湿透,林冲暗自赞叹:此人力道不凡,难怪敢于争夺马军都头,山寨之中确是藏龙卧虎。

山士奇咬紧牙关,心中思索:果然是八十万禁军教头,实力毫无水分,难怪兄长委以重任。

此刻二人战至疲惫,呼吸急促,口中呼出阵阵白雾,双臂亦感酸软。

“我刚上山,若再纠缠下去,日后难免尴尬。”林冲心生此念,深深吸气,随即大喝一声,施展林家枪法,全力反击山士奇。

山士奇猝不及防,连连后退。

只见林冲收枪勒马,拱手言道:“山士奇兄武艺超群,小弟甘拜下风,不如就此平局如何?”

山士奇活动着手臂,心中明白,再斗十余合,自己恐难取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