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童淑跨坐乌骓马,轻抚背后大刀,调整肩上强弓,伴随战马嘶鸣,颇具英雄气概。
不久,队伍来到竹林附近,一声号炮震响,喊杀声四起,邓元觉统领两千**军如潮水般涌出。
摩尼教义军从四面八方围困官军,童淑一时手足无措,急忙指挥士兵突围,却反被**军分割包围。
童淑虽砍翻数名义军,但见大势已去,便掉转马头,拼力突围,孤身逃离战场。
童淑狼狈返回睦州城,向叶居中报告败绩。
叶居中怒不可遏,立即带领两千官兵直逼摩尼教义军,却在途中遭司行方、厉天闰拦截。
经过一番激战,叶居中同样惨败,匆忙寻找张徽言求助,却发现张徽言早已弃城而去。
傍晚时分,方腊率两万大军,沿狭窄湿滑的山路,将睦州城团团围住。
次日清晨,战鼓敲响,石宝指挥五千登城队,架设长梯,猛烈攻打睦州城。
昨日官军接连失利,加之张徽言撤退,消息传遍睦州,上下士气低迷。
叶居中在城内四处奔走,亲督守军,然而摩尼教攻势凌厉,睦州城岌岌可危。
有人劝其弃城逃亡,叶居中怒道:“敌寇当前,知州若逃,我还有何颜面面对世人!”
最终,摩尼教猛烈攻城,睦州仅撑一日即被攻陷,叶居中见城破,于城头自刎殉职。
攻陷睦州后,摩尼教焚烧寺庙,开府库赈济贫民。
然而,城内官吏无此福分,无论善恶,皆遭酷刑致死。
方腊痛恨官府,借此泄愤,虽一时快意,却与文人士大夫渐行渐远。
方腊未察觉,摩尼教节节胜利,占据睦州后实力愈发壮大,心中暗喜。
方腊与众首领商议,决定分兵出击,夺取更多城池。
东路军由方七佛、方天定统领,自睦州出发,先取桐庐、新城,继而方七佛攻于潜、杭州,方天定攻富阳,最终两路在杭州会师。
西路军由方腊 ** ,麾下邓元觉、石宝、庞万春等人,首攻寿昌、遂安,两地均属睦州。
攻克后继续西进攻打歙州,以稳固睦州防线,保障帮源峒安全。
占领歙州后,方腊率主力回归东线,与方七佛、方天定会合,全力拿下东南重镇杭州。
部署妥当后,各部迅速行动。
方腊所率西路军顺利攻下寿昌、遂安,随后直逼歙州,其首要目标为歙州西南的休宁。
休宁县乃歙州门户,若得手,则歙州将失去屏障。
休宁县令鞠嗣复接到县尉通报,得知摩尼教叛军来袭,心中暗自思忖:不过是一群草寇,犹如河中泥鳅,岂能掀起 ** 澜?
待到方腊率军攻城时,鞠嗣复率领驻守休宁的守军拼死坚守城门,顽强抵抗。
然而,义军士气高昂,鞠嗣复无力招架,最终被邓元觉一禅杖击倒在城头。
九月二十三日,摩尼教成功占领休宁县城。
攻克休宁后,方腊乘胜追击,逼近歙州,迅速切断其水陆交通,形成围困之势。
歙州乃江南东路的战略要地,北接重要关口宣州,与东北的广德军互为掎角,自古以来便是兵家必争之地。
当地官员长期享受太平生活,只知搜刮民脂民膏,讨好上级以保住官职,却从未考虑加固城防或整顿军备。
一闻方腊大军压境,众人皆如临大敌,吓得魂飞魄散,无人敢正面交锋,纷纷弃城而逃。
最终,城内仅剩代理知州栗先及统领江东诸郡兵马的郭师中,后者亦驻扎于此。
栗先深知敌军势不可挡,休宁县既已失守,歙州恐怕也难以保全。
想起家中尚有两子在东京求学,遂下定决心。
栗先唤来亲信王成,将官印交付于他,叮嘱道:“贼寇势大,歙州恐难守住。
你带上我的官印,即刻前往京师。”
“抵达京城后,将州印交予我儿,让他们速奏朝廷,火速派兵剿灭此辈乱党。”
“大人请务必珍重,小人这就动身!”王成接过官印,用绳索绑好,沿城墙放下,直奔开封而去。
随后,方腊发起总攻,义军英勇冲锋,喊杀声响彻云霄。
郭师中虽外号病关索,与杨雄相同,但在得知摩尼教来袭后,顿时胆寒,无计可施,只能调兵迎战。
然而,战斗未几回合,郭师中便见义军中突现一群披头散发、手执利剑之人,指向天空后,齐齐朝官兵冲杀而来。
为首的道士名为包道乙,号称灵应天师,早年在金华山出家,后归附摩尼教,精通天文地理之术。
江南久享太平,官兵本无战力,又疑包道乙擅异术,皆惧而不敢近,纷纷弃甲溃散,状若鸟兽奔逃。
郭师中力不能支,于乱军之中被庞万春一箭射杀,其部下尽皆覆灭。
栗先与歙县县尉洪造避于城内,闻郭师中败绩,竟驱民众迎敌,以百姓充炮灰。
此举激怒众心,百姓不堪其辱,反将其擒获,开城迎接方腊义军。
方腊率众入州衙,栗先欲遁,却为军民围困,最终被执于堂上。
愤怒的民众从后院拖出栗先妻女,施以棍刑,众多壮年男子争相投效义军。
歙州周边地主官吏闻义军威名,尽皆惊慌撤离。
方腊命石宝、邓元觉北伐宣州,厉天闰、司行方南取信州。
义军所至,如入无人之境,官兵闻风丧胆,竞相逃离。
宣州巡检张禹臣好夸口,闻义军逼近,主动请缨驻守杭州与宣州交界。
刚至宁国县,便听闻歙州失陷,吓得止步不前。
时值十月,夜寒甚,张禹臣彻夜难眠,登城巡视。
遥见远处火光闪烁,误以为义军已至,惊恐万分,立即率军撤退,沿途呼喊“菜魔来袭”。
此言一出,宁国县城陷入混乱,守军顷刻间四散逃逸。
张禹臣逃至宣州城,向通判强幼安哭诉:“强大人,义军已抵南门!”强幼安心下一震,即刻上报知州,并遣人赴南陵查探。
不久,探子回报:“大人,贼寇已至青弋江!”
南陵地处宣州西侧,隔青弋江相望,此消息表明南陵已失守。
强幼安心急如焚,赶忙去寻知州商议对策,不料到达府衙时,知州正收拾行李准备逃离,根本无暇顾及其他。
强幼安见状,意识到宣州难以久留,便随同知州从北门仓皇出逃,其余官员见状亦纷纷效仿。
宣州由此变成了一座无人驻守的空城。
此时,方腊亲自带领主力向杭州挺进,摩尼教各分支积极响应。
浙北有苏州的石生、湖州的陆行儿;浙东有剡县的仇道人裘日新;浙南有仙居的吕师囊、永嘉的俞道安;浙西则有婺州东阳的霍成富、兰溪灵山的朱言、吴邦。
浙西的方腊部将郑魔王、洪载等人,率众南下攻克衢州,俘虏了知州彭汝方。
十月二十三日,方腊攻陷歙州之时,方七佛、方天定势不可挡,按既定部署拿下新城、富阳,直逼杭州凤山门外。
知州赵霆听闻敌军逼近,惊呼:“怎会有如此迅猛的敌人,不到两个月便占领这么多地方!”
赵霆心生恐惧,率先弃城而逃,城内的一些官员也随之四散奔逃,仅剩两浙制置使陈建与廉访使赵约率部坚守。
十月二十九日,方腊与方天定、方七佛部在杭州城外会合后迅速发起攻势,很快占据上风。
方腊喜形于色,这座杭州城即将属于他。
至此,整个两浙路已有大半落入其手。
借助梁山泊的牵制,方腊决心全力扩张势力范围,以扩大摩尼教的影响。
方腊深知,江南乃大宋的经济命脉,若让朝廷知晓其在此活动,必不会坐视不理。
因此,当朝廷对江南展开反击时,方腊必须具备足够的实力应对。
杭州作为两浙路的政治中心,又是造作局所在地及花石纲的关键节点,汇聚了大量官吏、富商与地主。
攻占此地虽未必能获得多少兵器装备,但在财货粮食方面必定会有丰厚回报。
正在方腊沉思之际,方天定急匆匆赶来,脸上满是喜悦。
方腊立刻问:“西门已开?”
方天定喜形于色地答道:“西门和南门均已开启!城中百姓对宋室怨恨已久,见兵营起火,聚集的青壮便群情激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