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暗涌与新生(1 / 2)

七月的雅加达终于褪去了持续半月的暴雨。陈然站在独立宫旁的玻璃幕墙前,望着楼下穿传统蜡染裙的公务员抱着文件匆匆走过,手机在掌心震了第三遍——是阿米娜的秘书发来的定位:\"下午三点,Jl. merdeka barat 17,茶室见。\"

他低头整理袖扣,镜面倒映出衬衫第二颗纽扣的细微凸起——那是微型录音笔。三天前,祥叔在茶室安装了防窃听装置,阿晋黑进了市政电源系统,确保谈话不被截断。这些手段他向来不屑,但面对阿米娜这样的\"政客新星\",防人之心不可无。

茶室木门被推开时,穿藕荷色套装的女人正低头擦拭银匙。她的指甲涂着裸色甲油,腕间戴着串檀木佛珠,和议会发言时的锋利判若两人。\"陈总比我准时。\"她抬头笑,眼尾的泪痣跟着动了动,\"听说您上周刚让洪兴印尼分公司的本地员工占比从37%提到了52%。\"

陈然在她对面坐下,点了壶曼特宁:\"阿米娜议员上次说,大企业该像榕树。\"他推过一份文件,\"这是我们新签的协议:未来三年,洪兴在印尼的建材采购本地化率不低于70%,新增就业岗位中60%留给爪哇岛以外的岛屿。\"

阿米娜翻开文件,目光停在\"利润再投资比例\"那栏:\"您这是......把刀递到我手里?\"她指尖敲了敲\"反垄断审查豁免条款\",\"议会那帮老头最爱看企业'主动让利'的新闻。\"

\"我需要的是公平竞争的环境。\"陈然端起茶盏,热气模糊了眉眼,\"洪兴刚进印尼时,连水泥标号都要按欧洲标准重新检测。现在我们建了三个本地实验室,培养了两百个本土工程师——这些数据,够不够换张'绿色通行证'?\"

窗外传来汽车鸣笛,阿米娜的手机亮了。她扫了眼屏幕,突然笑了:\"陈总果然懂政治。\"她合上文件,\"审查小组明天撤出洪兴仓库,海关的'货物分类'问题按'历史遗留误差'结案。作为交换......\"她从手包里取出张照片推过去,\"这是老苏丹儿子在新加坡的债务清偿凭证,您留个底。\"

照片上,\"清偿完毕\"的红章盖得方方正正。陈然垂眸看了眼,将照片收进西装内袋——老苏丹的电话昨天打到他办公室,说哈希姆家族会在即将召开的东盟企业家峰会上公开力挺洪兴。

茶叙结束时已近黄昏。陈然站在玻璃幕墙前,看着阿米娜的车尾灯消失在街角,手机弹出新消息:\"洪兴印尼分公司税务评级上调至A级,海关总署发来感谢信。\"

他捏了捏眉心,突然想起三天前在工厂巡查时的场景:那个曾质疑福利是\"洗钱\"的老工头,正带着新招的本地学徒调试生产线,脸上挂着笑。或许有些事,退一步不是妥协,是给彼此留条路。

九月的雅加达进入旱季,阳光把水泥地晒得发白。陈然的黑色奔驰停在洪兴安保训练基地外,透过车窗能看到场地上跑动的身影——二十七个穿深灰制服的男人,正进行战术队形演练。

\"然哥。\"高晋从门岗跑过来,晒得黝黑的脸上挂着汗,\"阿积在靶场等您。\"

陈然点头,跟着他穿过训练场。场边立着新刷的标语:\"洪兴近卫,护商守土\",红漆还没完全干透。他注意到每个队员的臂章都绣着\"Gd\"——洪兴首字母缩写,和当年降头帮的\"血鸦\"标志截然不同。

靶场里,阿积正举着93式手枪做据枪训练。这个当年在曼谷街头替陈然挡过砍刀的瘦小子,如今肩宽背厚,眼神像淬过的刀。\"报告!\"他看见陈然,啪地立正,\"近卫营一排实弹射击准备完毕。\"

\"开始。\"陈然走到观靶台,接过阿晋递来的望远镜。

第一声枪响惊飞了树上的麻雀。十环靶心绽开弹孔,第二发、第三发......七发全中。陈然放下望远镜,看向计时器——从拔枪到击发,平均1.2秒。

\"不错。\"他转身对高晋说,\"上个月在马六甲码头,你们用战术队形截住偷运建材的海盗,用了不到三分钟。\"他指了指场边的沙盘,\"但真正的考验不是打靶,是应对突发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