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黑船来袭 小日子你别狂(1 / 2)

《明实录》记载,洪武六年夏,英王朱栒(朱文正)代天子巡幸流求中山国。

朱文正乘坐最新式的铁甲楼船战列舰,劈波斩浪纵横大海,小流求(即台湾)的造船厂已经初具规模,武昌造船厂的技术骨干,为其带来先进的造船技术。

新式铁甲楼船战列舰,通体包裹铁皮,配一百多门子母炮,子母炮是朱文正提供的思路铸造的,和后世的佛郎机子母炮相似,子炮管可快速更换,装填速度比传统前膛炮快三倍,是早期后膛炮的雏形。

不过,这只是大明武器研究所从前膛炮到后膛炮的过渡阶段,仿照后世阿姆斯特朗后膛炮制作的大明后膛炮已经进入试验阶段,很快就会投产。

朱文正踏足琉球,感慨万千。

自隋炀帝命名“流虬”起,琉球便与中国建立联系。明洪武五年,朱元璋正式册封琉球三国(中山、山南、山北)为藩属国,确立朝贡体系 。此后琉球历代国王均需接受中国册封,使用中国年号、汉字文书,并仿照中国官制,直至1879年被日本吞并 。

日本吞并琉球后,强制推行日语教育、神道教信仰和日本习俗,打压琉球语、传统节庆和宗教仪式 。琉球语被边缘化为“方言”,传统音乐舞蹈被禁止公开表演,神社建筑被改造为日式风格 。

琉球士族激烈反对日本“废琉置县”,琉球末代国王尚泰拒绝投降,琉球士族多次向清朝求援。名士林世功在北京总理衙门前自刎,以死明志要求复国 。琉球民众持续抵制日本同化政策,如秘密教授汉语、保留汉姓 。

日本实际控制琉球全境后,清廷未采取实质行动,默认既成事实 。

琉球知事玉城丹尼等政治人物多次访问中国,强调“琉球曾是中华藩属”,主张摆脱日美控制 。民间团体如“琉球独立党”推动国际社会关注琉球自决权,援引《美琉修好条约》等文件主张主权未定 。

可惜可恨!

如果不是满清孱弱,可可爱爱的“国民老婆”新垣结衣应该是说汉语,姓汉姓的。

想到此处,朱文正又给朝鲜前线的蓝玉发去命令,务必把迁移到高丽的女真斡朵里部清扫干净。

朱文正命令上写的是,女的内迁分发给光棍汉们做媳妇。男的则以大明战车的车轮高度为界,比车轮高的全部杀掉,没有车轮高的没收作案工具,分发到各王府当太监。

尤其是首领挥厚的儿子孟特穆,蒙古名叫猛哥帖木儿,这家伙是满清的先祖,原则就是一定把爱新觉罗野猪皮扼杀在孟特穆没有发育成熟的储精囊里。

朱文正觉得自己已经做的很绝了,可半年后蛛网密探乐浪站传来密信让他觉得,跟蓝玉这个牲口比还是自叹不如。

当蓝玉的属下请示,车轮高度是以辽东的五尺车轮为准,还是以中原的四尺车轮为准时蓝玉的回复是:

“废那事干什么,全杀了了事。”

部下目瞪口呆:“英王殿下的军令是比车轮高的才杀掉!”

蓝玉:“你踏马的狗脑子吗?不会把车轮放倒吗?殿下有说车轮是立着还是横着吗?”

朱文正得到蓝玉的正式战报后,在回信中对蓝玉的暴行予以斥责,但在后来的请功战报上加功勋一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