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大明神农(2 / 2)

甲板上,水手们赤着膀子,奋力擦拭着被烈日晒得发烫的甲板,蒸腾的热气里飘着椰子与海盐混合的独特气息。

夜晚,海面时常泛起幽蓝的荧光,成千上万的夜光藻随着波浪起伏,仿佛银河坠入了大海,美得令人窒息。

某天清晨,阿盖像往常一样来到甲板上。突然,她指着远处惊呼:“大人,快看!”

只见海平面上,一场暴雨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移动,雨幕与晴空的界限分明,宛如天神用巨笔在天地间划出的分界线。

阳光穿透雨帘,在海面上架起一道绚丽的彩虹,七种颜色相互交织,鲜艳夺目,仿佛一座通往仙境的桥梁。

朱文正站在她身旁,嘴角含笑:“南洋的天气就是如此多变。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他忽然想起什么,从怀中掏出一个小盒,“差点忘了,这是在小流求换的香膏,涂在身上能防蚊虫。”

阿盖接过小盒,打开盖子,一股淡淡的柠檬草香气扑鼻而来。她用指尖蘸取一点香膏,轻轻抹在手腕上,清凉的感觉伴随着香气,让人心旷神怡。

这一刻,她忽然想起长安的寒冬,想起地笼里通红的炭火,想起裹着貂裘缩在马车里的日子。

而如今,她却站在万里之外的海上,感受着截然不同的炽热与生机,心中涌起一种奇妙的感觉,仿佛自己正经历着一场梦幻般的旅程。

终于,苏门答腊岛的椰林出现在视野中。阿盖望着那片绿色的海洋,眼眶不禁湿润了。

数月的航程,她经历了从寒冬到盛夏的跨越,见证了大海的喜怒无常,也领略了南洋的神奇瑰丽。每一处风景,每一次奇遇,都深深烙印在她的心中。

码头上,杨宪白发凌乱,靛蓝粗布衫上沾满泥点,却像个孩子般兴奋地挥舞着手中稻穗:“英王殿下!快来看!这可不是我买来的臭稻,这是真真正正可以食用的神稻!”

朱文正大步上前,握住他的手,触到他满手的老茧与伤口。

那些被稻叶割破的疤痕还泛着红,却掩不住杨宪眼中炽热的光芒:“大人可知,这稻种不仅耐盐碱,还能在沼泽地里生长!满者伯夷那些荒芜的土地。”

朱文正望着兴奋的杨宪,短短两年未见,他的头发竟然白了一半。

“杨先生!”朱文正望着杨宪,声音洪亮而庄重,“稻种大成,杨先生有大功啊,杨先生真乃我大明神农也!”

如果说之前的大明神农是调侃,现在则是由衷的赞叹。

阿盖看着杨宪浑浊的老泪滴在金灿灿的稻穗上。远处传来土着的欢呼声,他们举着新收的稻谷载歌载舞,火堆里的木柴噼啪作响,将夜空都映成暖红色。

这一刻,阿盖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震撼,她明白,自己参与的不仅是一次航海旅程,更是一场足以改变大明百姓命运的伟大变革。

是夜,朱文正带着阿盖登上研究所的了望塔。月光如水,洒在成片的稻田上,泛着银色的波光,偶尔有萤火虫掠过,恍若天上繁星坠入人间。

“冷吗?”朱文正解下披风将她裹住,关切地问道。“当初离长安,不过是想避寒,却不想见到这等盛景。”

阿盖望着远处杨宪仍亮着灯火的书房,轻声道:“老师,杨大人方才说,他还想试试将稻种与占城野稻杂交,看看能不能有新的奇迹。”

“随他去。”朱文正揽住她的肩,感受着南洋温热的晚风,语气中充满坚定与期待,“只要能让天下人吃饱饭,便是将星星摘下来当稻种,又有何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