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贤妃(2 / 2)

吕氏却握住她的手贴在自己颊边,眼角也泛起泪光:\"姐姐腹中可是天潢贵胄,便是将天上的星辰摘下来入药,妹妹也该去寻的。\"

说罢亲自舀起一勺莲子羹,轻轻吹着气,时不时用嘴唇试温,确认无误后才递到常氏唇边,眼神专注得像守护珍宝。

朱标看在眼里,心中满是熨帖。

他每日被政务与父病折磨得形容憔悴,唯有见吕氏穿梭于乾清宫与东宫之间的身影,才觉心头稍暖。

那日见她跪坐在地为朱元璋按摩双腿,青丝散落肩头,却浑然不觉,朱标眼眶微热,声音发颤:\"有你在,真是我和太子妃的福气。\"

\"殿下折煞臣妾了。\"吕氏慌忙起身福礼,双颊绯红,裙裾扫过青砖发出细微声响,\"能替殿下分忧,能护姐姐周全,便是臣妾天大的造化。\"

她转身又去整理药碗,背影微微晃动,纤细的肩膀却似扛着千钧重担。

每当夜深人静离开乾清宫,吕氏总要绕道去朱允炆的院落。

她隔着窗棂,望着儿子熟睡的面容,眼神瞬间变得柔软,指尖轻轻抚过窗纸,仿佛能触到那柔软的脸颊,眼眶渐渐湿润。

奶娘说小皇孙今日又问\"母妃何时回来\",她别过脸去,咬住嘴唇,强忍着不让眼泪落下。

有次朱允炆半夜突发高热,她正在照顾朱元璋,接到消息时脸色煞白,浑身发抖,却仍将最后一碗汤药喂完,才跌跌撞撞奔向儿子的居所,一路上泪水止不住地流淌。

某个暴雨夜,朱元璋突然陷入高热昏迷。吕氏守在床前整整三日三夜,眼神早已布满血丝,困极了就以袖掩面小憩片刻。

她亲自用凉水浸过的帕子为皇帝降温,每换一次帕子,都要仔细试试温度,衣不解带地记录着脉案变化。

当朱元璋终于转醒,看着熬得双眼通红却仍强挤出笑意的吕氏,喟叹道:\"太子得你,是我朱家之幸。\"

她强撑着行礼,却眼前一黑栽倒在地,醒来时脸色苍白如纸,第一句话仍是带着虚弱的笑意:\"陛下可还有不适?\"

这场病让吕氏的贤名更盛。

她却愈发低调,将大臣们赠送的金银首饰尽数捐给了皇家寺院,只留着最朴素的银簪。每日去常氏宫中,总要带上亲手绣的小衣襁褓,嘴角带着满足的微笑,针脚细密得不见线头。

就连宫女犯错,她也是眉眼含笑,温言劝导,从无疾言厉色。

有次新来的宫女打翻了给常氏的安胎药,吓得脸色煞白,跪地痛哭,吕氏蹲下身子,亲手为她包扎划破的手指,轻声安慰:\"仔细些,莫伤了自己,药再熬便是了。\"

朱标看着吕氏将后宫诸事打理得井井有条,既欣慰又心疼。

他特意命人打造了一副玉镯,当镯子套上吕氏纤细的手腕,她先是一愣,随即惊慌失措地跪谢,眼中满是惶恐:\"臣妾不过尽些本分,岂敢受此厚赏。\"

月光下,玉镯泛着温润的光,映得她眼底的疲惫愈发清晰。

可当晨钟响起,她又会换上端庄的笑容,捧着新熬的汤药,步伐坚定地走向常氏的宫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