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联纪元501年。
在秦裕的主导和参与下,负熵研究院,人类文明,对超光速通信技术的研究,
重新从理论层面,延伸到了实际层面。
理论层面的黑箱,很大程度上都是对于秦裕个人来说。
在秦裕的带领下,负熵研究院相关领域研究团队的研究员们,
此刻恍惚回过神来,似乎才猛然发现,各自所进行的理论研究在秦裕,秦所的带领下,
已经走得如此之远,如此深入。
虽然,对于秦裕来说,超光速通信相关理论依旧存在一些没能够完全解答的问题,黑箱。
但这种更深层面的疑问,可能是之后人类文明基础理论发展的方向,
对于目前超光速通信技术,超光速通信装置的实现,本身已经没有太大的制约。
超光速通信方向的基础理论在秦裕带领下,这些年数量庞大的研究员们努力下,整个人联的共同努力和巨大投入下,
已经足够从理论层面出发,对超光速通信技术层面的实现,进行一些指导。
仅仅也就是秦裕个人对于这种不够完善的理论不太满意,
但秦裕也没有什么非要在此刻将所有理论问题全部解决的强迫症。
而且,随着相关理论研究不断深入,终归会有新的问题出现。
秦裕也不认为,自己能够在短时间内,揭示宇宙更底层的一切奥秘。
负熵研究院推进的超光速通信技术研究,
又再回到了具体的技术实现层面。
而对于秦裕来说,既然在理论层面已经看到了一些答案,
自然接下来,就是在现实具体的实验中,验证一些想法。
……
这一年,
在秦裕的主导和直接参与下,整个负熵研究院都变得更加紧张忙碌起来。
几乎所有在秦裕之下,负责着相关研究工作的研究员们,情绪在此刻都异常激昂而振奋。
负熵研究院内,投入到超光速通信技术研究上的研究团队,研究员数量更加庞大,
直接参与超光速通信技术研究的研究员数量,首次突破了五百万。
负熵研究院内所有研究团队在超光速通信技术研究项目上,运行的模式依旧和之前一样。
由秦裕掌握着整个研究的大方向,
同时,给各研究团队,划定了清晰的,各具体领域需要完成的目标,乃至指明了清晰的研究方向。
哪怕是不了解整个研究项目的整体进展,
但各研究团队各自负责的不同细分领域的研究工作中,相关进度,
也已经能够让不少研究员们意识到,人类文明,负熵研究院对于超光速通信技术的研究可能已经到了最后的‘冲锋阶段’。
而在秦裕,秦所的带领下,他们就需要朝着秦所指向的方向发起冲锋,然后看着,整个项目就在秦所的主导下,所有人的努力下继续突飞猛进,
这种情况下,一众研究员们怎么能够不感到振奋。
研究员们都怀疑,秦所已经看到了超光速通信技术最终实现的路径,
只是需要借由他们的手,来更快完成对超光速通信技术的现实实现。
而不管其他情况,至少在秦裕在的时候。
这种由秦裕指明清晰研究方向,领着整个研究团队朝前狂奔,各研究团队只需要专注于各自负责的一些具体问题的研究方式,
基本就是整个负熵研究院最高效的一种运转方式,
弥补了秦裕一个人精力不足的问题,同时又能够最大程度减少负熵研究院内部各研究团队的内耗,
能够将秦裕‘超级大脑’,以及各研究团队研究力量的发挥到最大程度。
当然,这种形式的研究团队运转,难免会让一众研究团队,研究员们,对于秦裕的信任有些盲目。
如果顺着秦裕的研究方向推进下去,出现问题,他们首先怀疑的可能是自己而非秦裕。
但至少在现在,这种避免不了的‘盲目’还并没有什么问题。
因为秦裕,自始至终,在研究方向上,在研究上,还没有错过。
……
人联纪元502年。
对于秦裕来说,
在有着理论支持和指导的情况下,
接下来超光速通信技术的研究就已经容易了许多。
在秦裕的主导下,
负熵研究院超光速通信技术的相关研究团队,
放弃了原本可以算是走得最远的空间膨胀和曲率研究路线,
重新回到了量子通信这条技术路线上。
或者说,原本超光速通信技术研究中三条主要研究路线,
在此刻,汇聚到了一起,只是还以量子通信技术为名。
新的超光速通信基础理论,当然没有推翻原本的物理理论,以及秦裕-人类-斯托大一统理论。
只是在一个更大的理论框架下,从另外的领域,
绕过了原本量子理论领域中,无法完成的信息传递问题。
以及正常三维时空中,
信息传递的光速极限问题。
也是在这一年。
负熵研究院相关研究团队在秦裕带领下,
完成了超光速通信实验装置,
或者说量子通信试验机的研究设计。
并且在同一年的年末。
由人类文明内的智能工业,
完成了首对量子通信试验机的建造。
量子通信试验机的两端,依旧分别在地球同步轨道,以及海王星轨道。
……
似乎许多更先进的技术装置在诞生之初,都是一个庞然大物。
这一点,在人类文明目前的时代更加明显。
此刻,量子通信试验机,超光速通信实验装置终端,也不例外。
悬浮于地球同步轨道和海王星同步轨道的量子通信试验机两端,虽然还比不上此刻人类文明的无工质推进飞船,
也没有当初的文明级环形基础实验装置庞大,
但也不容小觑了。
哪怕是在地面,用肉眼,都已经足以看到同步轨道上的量子通信试验机终端的模糊轮廓。
当年年末,
在量子通信试验机完成建造过后,
负熵研究院信息去噪所以及相关研究团队,自然也就立即开始了,首次真正意义上的超光速通信实验。
作为整个超光速通信技术研究的主导者,秦裕也有参与这次实验。
不过同样的,这次实验的流程确定下来过后,执行实验流程主要是由强人工智能负责。
秦裕在场,也更多和其他研究员们一同见证,此次超光速通信实验的过程和结果。
地面,负熵研究院总部,
当首次超光速通信实验开始前的倒计时来到最后半小时,
所有关注着此次实验的,参与了此前超光速通信技术研究的研究员们,
都已经更多只是关注着,各自能够看到的全息投影上,
各自研究团队所负责子系统,细分领域会涉及到的一些数据变动。
人类文明的超光速通信研究,
从人联纪元一百多年时正式开始,
然后,直到同时期推进的其他研究项目,重核聚变,无工质推进技术均已经实现过后,
都依旧还未完成。
这还是在秦所的带领下,
研究员们都能够明显感觉到,
在秦裕参与超光速通信技术研究的这些年,整个研究项目的推进速度对比之前已经有了指数级的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