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一声枪响打破了平静。鬼子的翻译应声倒地,一命呜呼。所有鬼子瞬间炸了锅,他们惊慌失措,四处张望,却搞不清楚这致命的一枪,究竟是从哪个角度射过来。
马大夫见状,知道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当即大呼一声:“开枪!”紧接着,他手中的冲锋枪率先吐出火舌,“突突突……”,猛烈的火力宣泄而出。一排准备枪毙犯人的鬼子,被这突如其来的扫射打了一个措手不及,一个个应声倒下。可这顿扫射也暴露了他们的位置。那些及时隐蔽起来的日本兵,齐刷刷地朝着他们这个方向射击。
马大夫他们抵挡不住对方猛烈的反击,纷纷伏在土坡后边暂避锋芒。此刻,他们的处境非常被动。梁红英心里清楚,虽然刚刚打死了一部分鬼子,但对方的人数远远多于他们,而且武器也更为先进。他们所处的位置并非十分安全,很有可能会被敌人包抄。
马大夫此刻也没有更好的办法,可他脸上的表情却异常坚定,早已经抱定了视死如归的决心。那两个大哥同样如此,尽管他们不是游击队员,但每个人对日本鬼子都恨之入骨。
果不其然,鬼子采用了包抄战术。他们正面无法突破偷袭者的防线,便立刻向四面八方散开,企图从他们的后路包抄过来。这给梁红英他们的撤退带来了极大的困难。梁红英明白,现在必须想出一个万全的应对之策,否则不但救不了人,他们这几条性命也会白白搭上。
她隐蔽观察,发现那些即将被处决的同胞,看到有人来解救,都迅速卧倒在地面,有效地躲避着敌人的疯狂射击。梁红英推测,这一定是紫阳大哥的果断指挥,才让这些狱友们幸免于难。她不敢迟疑,绞尽脑汁思考着如何以少胜多,干掉这些鬼子,把人成功救出去。
周围的乡亲们四处奔逃,广阔的战场就此展开。通过枪声,梁红英判断,鬼子正在向他们这里缩小包围圈。与此同时,她又有了新发现。张紫阳大哥他们手脚都被绑着,都是滚动着身体,挪到了更安全的地方隐蔽。梁红英发自内心地佩服,这紫阳大哥临危不乱,处置得非常得当。这也让她心里又升起一股勇气,暗暗想着:我们绝不能放弃,尽管现在已经被合围,可必然有机会突破。
马大夫的表现也让梁红英十分惊讶。她想不到这么一个文弱的大夫,在关键时刻能爆发出如此强悍的力量,视死如归地来帮助他们拯救这些同胞。不过,眼前的困境还是让她有点束手无策。她抱着冲锋枪,头也不敢探出去,嘴里不停地说着:“拼了,拼了,咱们和他们拼了!”
但梁红英知道,如果现在和敌人玩命一拼,不仅人救不成,这几位大哥的性命也会跟着白白搭上。她不想看到这样的结果,关键时候还是要沉着冷静。她觉察到这些鬼子调动得很有秩序,一定是有人在指挥。她向旁边滚去,这里位置更高一些,既能隐蔽身体,又极其有利于观察。
梁红英发现在不远处的那辆车里,有一个鬼子在大呼小叫地指挥着其他人。他说着日语,梁红英听不懂他在说什么,但显然他就是这次执行枪决的总指挥官。他时不时地探出脑袋,又时不时地坐回车里,周围的几个日本兵不停地传达着他的命令。正是他所在的这个指挥车,精准地锁定了梁红英他们的位置。
梁红英心想:擒贼先擒王,我先干掉他再说。然而,处在她这个位置,向对方射击有点难度。一是距离太远,二是阻挡物太多,不容易得手。她的手枪射击距离达不到,于是重新滚到刘大哥身边,对他说:“我用用你的步枪,先干掉那车上的指挥官。”
刘大哥一听,面露诧异,脑门见汗的同时,脸上也写满了质疑:“能行吗?”马大夫也欠起身,勉强朝远处扫了一眼,然后咧了咧嘴说:“别徒劳了,打不着。他要是不动,或许还能行,这一会儿进一会儿出,根本无法瞄准。”
就在这时,“突突突……”密集的子弹又扫射过来,形势更加紧迫了,鬼子正在一步一步地逼近他们。马大夫对大家说:“这次我们的命算是搭上了,你们后悔不后悔?”刘大哥和另一位同志都坚定地回答:“不后悔,打死一个够本,打死两个赚一个,我们已经成功了,只可惜没能把兄弟们都救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