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金雀坠(1 / 2)

明硕八年二月底,御花园的荼蘼已经冒出翠绿的小芽,如雪似霰堆在鎏金栏杆旁。

贤妃陆氏扶着鎏金手炉立在花下,指尖轻轻拂过袖口暗纹——那是用金线绣的穿山甲鳞片,乃她父亲当年征西时的甲胄纹样。

身后侍女绿枝捧着青瓷药碗,碗底沉着半朵晒干的藏红花。

“娘娘,该喝避子汤了。”绿枝的声音压得极低,眼角余光瞥向远处廊下打盹的小太监。

贤妃垂眸望着汤水中浮沉的花瓣,忽而轻笑一声:“岭南送来的贡茶里掺藏红花,倒真是好手段。”

话音未落,东侧月洞门忽然传来喧哗,几个身着紫衫的内廷侍卫押着个佝偻老妇匆匆而过,银镯在她手腕上撞出碎玉般的声响。

“那是...木嬷嬷?”绿枝惊呼出声。

贤妃眯起眼睛,只见李氏鬓角插着的银簪刻着缠枝纹,正是岭南士族女眷的常戴样式。

皇帝的病在王皇后’死‘之后,病情缓和了好几天,只要每天喝下贤妃准备的药液,就再没有出现过迷惑的时候。

最近几天开始,皇帝又出现了之前的症状,而且越来越严重,贤妃给的药液根本不够,贤妃还被皇帝怀疑想害死他呢!

三日前她让太医院重新勘验皇帝的安神香灰,发现里面竟混着岭南特有的曼陀罗花粉。

皇帝寝宫现在每日负责熏香的,正是这位在后宫行走无阻的‘木嬷嬷”。

贤妃现在发现了,居然是以前王皇后在时负责给皇帝负责熏香的李氏。

流放岭南时逃了出来,被贤妃发现押解起来的李氏,她是怎么出来的。

“去叫慎刑司的周公公来。”贤妃转身走向仁寿宫,金丝凤凰在霞帔上展翅欲飞,“本宫倒要听听,她这把年纪了,如何能把西域的曼陀罗种进东直门外的花房。”

李氏被押解过来的时候,贤妃一脸震惊。

才几日不见,李氏居然变了样子。两颊凹得能看见颧骨,唯有眼睛亮得怕人。

贤妃才开始询问,李氏张冠李戴的引导一番,就口吐毒血。

最后在太医院用了解毒丹和贤妃舍了一瓶药液,李氏堪堪救了过来。

贤妃回忆这一段时间发生的事情,难道都是李氏一手导演?

仁寿宫内,皇帝斜倚在九龙榻上,指间转着枚岭南进贡的金雀香丸。

贤妃踏入殿中时,正听见他对近身太监王顺抱怨:“岭南王说那批战马脚力极佳,可北疆送来的军报却说——”

话音戛然而止,目光落在贤妃身后被押解的李氏身上,眉间闪过一丝惊诧。

“陛下可还记得,这金雀香丸的配方?”贤妃抬手示意,绿枝立刻捧出个紫檀匣子,里面码着十二颗色泽各异的香丸。

“昨日臣妾让尚食局核对贡品清单,发现岭南王每年进献的香丸里,都掺着能让人精神倦怠的夜交藤粉。”

她顿了顿,目光如刀扫过李氏,“而每日为陛下调配香丸的人,正是李氏…...”

“娘娘明鉴!”李氏突然跪倒在地,银簪上的缠枝纹在烛火下泛着冷光,“老奴跟随陛下二十年,怎会做出这等大逆不道之事?定是有人嫉妒老奴深得圣宠,故意栽赃!”

她忽然转向皇帝,眼角挤出几滴泪,“陛下难道忘了,当年在冷宫时,是老奴把自己的奶水省下来,才保住您一条命啊!”

“而且,您让老奴过去监视王皇后的时候,也是老奴一直给你传递消息的,要不然王太傅……”

皇帝的脸色瞬间冷了下来,抬手要招呼侍卫过来。

贤妃见状,不动声色地叩首,“陛下可曾记得,去年腊月您染了风寒,太医院开的桂枝汤里被人加了巴豆?

当时正是李嬷嬷亲自盯着煎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