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博物馆与曾凡视频上刷到过的海洋馆差别很大,没有超级大的海底水族箱,也没有海豚海狮之类的表演,而是有大量的古生物化石,现代生物标本,各种视频声光特效演示这些生物的活动场景。
此外,还有人类与海洋的关系,从古至今的航海活动,船舶发展历史,有代表性的船只模型等等内容。
几万平米的展馆一圈转下来,见识了许多没见过的化石,动物标本,各种文物,曾凡感觉也算不虚此行。
公共的展厅参观完后,所有人就地解散,博物馆内也有收费的参观项目,愿意看的自己买票,博物馆外面有商业广场,自己解决午饭,附近的南湾公园,妈祖文化园,东堤公园等几个公园都可以去转,下午五点钟停车场集合回酒店。
曾凡更喜欢一个人逛,别人成群结队找饭店的时候,他先进了南湾公园里溜达。
不是周末也不是节假日,公园里来往的人也不少,这里的水系和外面的渤海连通,岸边三三两两的垂钓爱好者,也有拿网兜直接抄鱼的,草地上搭帐篷的,也有大树底下乘凉的,都是不需要上班的闲人。
从手机地图上看得出来公园的面积很大,溜达一段路后,曾凡没有继续往里面走,在路边找了个有树荫的长椅坐下休息。
九月的天气还很热,又是个晴天,好在上面有大树遮阴,长椅上还有阵阵凉风,比远处那些太阳伞下面钓鱼的人舒服多了。
从酒店出来曾凡没有背包,身上除了一部手机,就是几张零钱,离开海洋博物馆后,在自动售货机上买了瓶水,已经喝掉了半瓶。
长椅前面的湖连通渤海,向远处几乎看不到边际,湖岸树下很多坐着折叠椅的垂钓者,曾凡双臂抱胸看着远方的湖面发呆,脑中什么都不用想,这种状态下他感觉特别舒服,时间似乎也流逝的很快。
这种状态被一对年轻的情侣打破,两个人可能是走累了,一起坐在了长椅上,仿佛没有看到旁边有人一样,坐在那里也不嫌热,紧紧依偎着你侬我侬的说话。
曾凡感觉自己像个电灯泡一样碍眼,只好自觉的起身离开。
看了看时间已经将近下午四点钟,在长椅上不知不觉坐了三个多小时,快到集合的时间,他索性离开公园,准备去外面的停车场,在车上等着回去。
从海洋博物馆出来后,他一直没有吃午饭,这时候感觉肚子有点饿了,进了一家东北饭店,要了一碗朝鲜冷面填饱肚子,然后才去停车场。
几辆大巴上面已经回来不少人,估计都是走累了回来的,几个公园的面积太大,光靠两条腿在大热的天气下转悠,确实很需要体力。
眼看回来的人很多,大家都不想等了,于是先回来的人集中到三辆大巴车上,先一步回酒店休息。
他们这次出来的计划是五天五夜,每天乘大巴车去外面游玩一个景点,早上和下午回来在对面的海滩玩儿,行程安排的不算太紧凑,每天都能看些不一样的东西。
航母主题公园、极地海洋公园、大沽口炮台博物馆、未来科技馆等,据说这趟旅游安排的项目比以往都丰富。
后面几天,曾凡没有再跟着大巴车出去,那些景点当然与他无缘了,他要么待在酒店,要么去外面沙滩,找个太阳伞下面一躺,吹着海风,听着海浪的声音,一待就是一天,感觉也挺不错。
第五天下午,这次度假行程圆满结束,所有人一起乘大巴回家。
曾凡和刘小民又坐到一起,俩人都没心思说话,简单打过招呼后,各自闭目休息。
这几天刘小民完全没闲着,每天两条腿都要步行几公里,估计是真的累到了,上车就坐在那里开始睡觉。
三个多小时的行程,回到厂子里后已经下午五点钟,员工和一起出去的家属们就地解散,各回各家,带队的几个管理要留下开个小会,据说还要研究写总结报告。
曾凡骑上自己的山地车回家。
旅游过后休息一天,开始正常上班,生活又进入以往的状态。
沙发厂的订单确实比以往少了,他们中午休息时间增加到两个小时,上下班时间仍然不变,加上可以迟到早退各半小时,实际工作时间缩短为五个小时。
沙发产量减少,单价有所提升,整体的效益勉强维持,车间工人的实际收入能维持不变,管理人员和其他固定工资的工人收入不可避免的有所降低。
整体环境都是如此,跟镇上其他的工厂相比,他们受到的影响不算大,也没什么可抱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