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周粥又失败了好几次,大家从一开始的兴致勃勃,到喝了好几碗带苦的糖水后,默默地散开了,哪怕周粥的视线投过来,也假装没看见的样子。
一直到被林婶撵走时,她都还很不服气。
上一次制盐明明就很简单,这制糖的工序其实也摸得差不多了,怎么就不成呢?
但林婶一直笑眯眯地,好声好气地劝着,说她下厨少,这种活让他们这些经常下厨的人来做就行,周粥也没办法多说些什么,只能老实让位。
林婶的实验可比周粥要节省多了,周粥一次熬一小锅,林婶一次就只熬一点点。
周粥也不知道她是怎么做的,明明也是一样的步骤,但锅底那一小碗甘蔗水愣是一点一点变浓稠的,而不会因为水少火大而瞬间焦糊。
林婶也失败了几次,但成品比周粥弄出来的看起来要漂亮一些,只是周粥尝起来味道怎么都不对。
还是他们从山寨中救回来的一位女子干活回来,给他们带来了关键的信息。
她以前所在的村子就会熬糖,虽然不让女子接触,但她也从其余人的交谈中了解到一些步骤。
“把糖熬到一定程度之后,就会把糖从锅里倒出来,然后进行翻砂。具体是怎么做的我不太清楚,但他们翻完好像都挺累的样子。”
翻砂?
周粥思考着:难不成要在这个步骤中加入黄泥?
不对,肯定不是。
这个时代还没有出现白砂糖,街上卖的都是红糖、蜜糖和饴糖,翻完砂应该就直接成糖了,不会有其他步骤。
但要怎么判断什么时候能够翻砂呢?
周粥忽然想到了做糖葫芦时的步骤,为了判断糖浆有没有熬好,会用筷子蘸上一点糖浆放入冷水中,如果糖浆凝固,那这样的糖浆裹出来,很快就会凝固成糖衣。
周粥看着锅中翻滚着的糖浆,跑去灶房拿了个碗,盛了一碗凉白开回来,又用筷子添了一点糖浆滴入水中,糖浆很快凝结成软糖状,期间还能看到一些细小的颗粒物。
翻砂,翻砂,这不就是砂吗?
“我知道了,林婶,快把糖倒出来!”周粥急忙道。
林婶不知道周粥怎么突然就知道了,但足够听话,周粥指哪打哪,当场就把锅里的糖浆倒到了他们早就准备好的铺好了油纸的容器中。
周粥接过熬糖的铲子在容器中不断翻拌,糖里很快就出现了像她在水里看到的那些颗粒物,质感也从丝滑变成了煮盐时水份蒸发得差不多的那种质感,只是二者的颜色不同。
“姑娘您可太行了!”林婶毫不吝啬地夸道,“这是不是就好了?”
“应该是的……”
周粥不知道这是什么原理,这容器她也没有继续加热,但这糖却越翻越干,最后成了大家常见的砂状红糖。
“我尝尝。”
周粥挑了一点尝尝,感觉应该是差不多了,不过她很少这么吃红糖,又有点吃不出来。
“你们试试。”
她把东西递了出去。
大家见好像成了,又热情来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