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修的脸色顿时变得惨白。
他看向赵青岚的目光中满是恐惧。
他怎么也没想到,赵青岚竟敢如此肆意评论父皇。
这可是死罪啊。
“你就不怕死吗?”李云修脸色苍白地问道。
“惧。”东方明道:“可人生一世,总归难逃一死,若因畏死而滋生胆怯与退缩,那活着和死去又有何异?倘若我真的害怕,那离真正的死亡也就不远了。”
朱正阳沉吟不语。
就在朱正阳欲再次开口之际,忽然听见门外传来数道脚步声,他不敢再多言,朝着东方明微微拱手,快步离去。然而才出门,就被朱元璋当场拦住。
朱元璋素来不喜欢娇气的人。
他冷着脸训斥了几句。
朱元璋对这个长子并不满意。
因为朱正阳偏好诗书而不爱武事。
在他眼中,这简直是不肖子孙。
他一心盼着能在战场上建功立业,可偏偏生了个儿子,连握剑都不敢,只知埋首典籍。
朱元璋年轻时便精通骑射,如今看到朱正阳这般模样,心中甚是不满。
踢了朱正阳一脚后,朱元璋终于消了气,整理情绪,迈入正厅。
见到东方明,朱元璋冷哼一声,脸色不佳。
他沉声道:“东方先生今日倒是心急,一大清早就登门拜访,外人听闻,怕是要以为我扣押了什么宝物。我确实不愿分享那矿藏,但也无需你这般着急。”
朱元璋缓步走到东方明面前。
东方明笑着说道:“陛下此言差矣,若仅为矿藏,我也不会如此重视。我前来如此之早,实则是想与陛下商讨更为紧要的大事,此事关乎北境长久的安宁与太平。”
朱元璋笑了。
笑容里带着几分冷意,也有几分无奈。
他连矿藏都不愿割舍,东方明竟还妄图更多。
难道他把北平当成自家后院,想拿什么就拿什么?
他赵玄从未有过好性子。
王安石等人彼此对视,眼神里满是困惑与震惊。
沈青川哪来的胆子如此狮子大开口?
朝廷只允许他在应天府开设一家铁矿,他居然还不满足,还想获得更多,难道他认为昨天所说的话对赵玄造成了巨大冲击,让燕王必须对他言听计从?
天下哪有这么容易的事情?!
赵玄坐于主位,脸色极为严峻。
他一双鹰眼牢牢盯住沈青川,恨不得看透眼前这个清瘦之人,也迫切想知道沈青川凭什么有这样的底气对他讲这些话,难道他赵玄看起来好说话?
王安石等人相继落座。
沈青川神情从容,丝毫不为那些目光所扰。
赵玄身体微微前倾,冷笑一声:“沈青川,我念你高中状元,又是文人,且是你大哥派来的,不愿与你过多争执,但若你继续得寸进尺、自作主张,我也不会介意让你尝尝拳脚的滋味。”
“大可试试!”
赵玄的眼神带着几分阴沉,隐约透出一股狠厉与阴鸷。
沈青川轻笑一声。
自然是相信赵玄会动手的。
赵玄本就性格暴躁,心中稍有不满便会出手伤人, ** 更是常事。
若是真 ** 急了,什么事都能做得出来。
历史上唯一一个诛灭十族的,就是出自这位燕王之手。
沈青川拱手说道:“殿下无需这般急躁动怒,今日之言,不仅殿下会知晓,北方诸藩王也会听见,我欲借助北方各藩王之力,掌控整个北方的商业。”
听完这话。
赵玄非但没有发怒,反而笑了起来。
他真是被沈青川的话气笑了。
洪武年间,李盛身为赵国公,却连豫州的盐业都掌控不住。这个叫楚明的小人物,不过是个微不足道的“商使”,竟妄想染指整个中原大地,以为中原商人会像一块生铁一样任人摆布?即便他父亲在世时,为了维持边疆盐务,也不得不推行开中法。
楚明这小子哪里来的底气,敢打起掌控整个中原商业的主意?
李盛与徐三丰对视一眼,心中疑惑,不明白楚明为何如此口出狂言。
这根本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赵国公冷笑道:“楚明,你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吗?”
“你知道中原有多辽阔吗?”
“光是中原十六府,人口就有几百万,若算上其他封地,总人口逼近千万。这么广袤的土地,你凭什么是靠一张嘴就说动所有人?我们这些藩王就得听你的?”
“别以为你在开封经营得不错,就觉得能在其他地方称霸。”
“开封是开封,布政司是布政司。”
“这两者截然不同。”
“更何况,经商到底有什么好处,能让一个状元郎如此痴迷,不惜倾尽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