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珊珊离开医院后,已是被逼走投无路,她不想回家,不想让王芳芳为她的婚事和工作着急。从医院出来的当天,蒋珊珊坐上跑省城明通的客车。去明通,这是她临时决定的,她一是想到省城开开眼界,二是也想试着找一找“居民老妈妈”,就是这个临时的决定,再一次改变了她的命运。她在明通虽一无所获,但在从明通返回益宁的客车上,她邂逅了陈友国。此时的陈友国,因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受重伤,刚伤愈回家探亲,遇见后她们很快便坠入爱河。
陈小军得知儿子与蒋珊珊谈恋爱后,一直对王芳芳一家留心观察着,对蒋珊珊的婚事和工作深表同情又爱莫能助的他,极力支持儿子,他知道如没有儿子这样强势的军人,是没人敢与蒋珊珊谈恋爱并结婚的,他鼓励儿子冲破阻力,大胆的和蒋珊珊在一起,他当年就因犹豫退缩,苦了王芳芳,现在,再不能让蒋珊珊步王芳芳的后尘。
负过重伤的陈友国,本有大好前途,但为了蒋珊珊,申请转业回到了益宁。此后,本已到益宁县公安局报到并上着班的陈友国,在史一丘知道他与蒋珊珊的恋情后,经打听,得知陈友国是陈小军的儿子,即托人转告陈小军,叫陈小军劝说儿子放弃与蒋珊珊的来往,并威胁,如陈友国不放弃与蒋珊珊的来往,将按插足他人婚姻为由处理陈友国,陈小军虽知权势熏天的史一丘得罪不起,但为了蒋珊珊一辈子的幸福,对来人说“现在都什么年代了,孩子有自由恋爱的权力,他管不了”拒绝了史一丘。此事是彻底激怒了史一丘,立即对陈友国的工作进行干预,把陈友国调到刚从“东山公社”改回“桃树乡”的乡武装部,且具体工作不明,后本不需要考干的他,被通知参加了几次考干,自然是每一次都是陪衬,成不了正式干部。
此段时间里,曾亲眼见过陈友国与蒋珊珊手拉手,成双入对的在桃树乡街面行走的史一丘,被气得住了很长一段时间的院。在使出各种手段也阻止不了陈友国与蒋珊珊的来往后,史一丘不得不心有不甘的放弃了蒋珊珊,同意蒋珊珊与儿子退婚。
史一丘退休后,把麻痹儿子带到县城,没有再为儿子找媳妇,由自己和老伴照顾儿子。因史一丘太喜欢蒋珊珊,太希望珊珊成为自己的儿媳妇,蒋珊珊没有成为他的儿媳,便爱有多深恨也就有多深,又因退婚的事,使得他在全乡人面前颜面扫地,这使得他对蒋珊珊的恨深深的刻在了心里,退休后也没想过放过蒋珊珊,一直关注着蒋珊珊的生活、工作,寻着机会要让蒋珊珊不好过,不幸福。
蒋珊珊和陈友国结婚后,双双一直没有正式工作,蒋珊珊还是没有放弃,申请到一村小学里当代课老师,陈友国在乡武装部当临时工。他们一起等待着命运的转变,但天不遂人愿,随着第二个女儿的出生,他们双双被通知因超生不能再工作,陈友国还被开除了党籍。他们心里明白,这还是有人作梗,见不得他们好,因以他们当时还是属农村户口的身份,是可以生两个孩子的,如两个孩子都是女孩的话,像他们夫妇都是农村户口的,生三个孩子也没事,根本不存在超生一说,他们算是看透、看懂了,斗不过,总躲得过吧,便双双一起回到村里务农,死了成为国家正式干部的心。
既然都回到农村当农民了,他们就心安理得的生了第三个孩子。史一丘在得知他们家生了三胎的事后,厄运很快便降临到了蒋珊珊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