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盛夏,沪市的空气燥热得仿佛能点燃火焰,而天宇电子的地下指挥中心内却寒气逼人。巨大的电子屏幕上,全球科技产业动态如同汹涌的潮水,不断刷新着数据:欧美\"星火计划2.0\"首批人工智能芯片正式量产,性能参数直指\"太极芯片\";中东某国突然撕毁与天宇电子的新能源合作协议,转而加入欧美主导的能源联盟......
\"陈总,欧洲市场份额跌破20%!\"市场总监的声音带着颤抖,将最新的销售报表拍在会议桌上,\"他们不仅用低价倾销挤压我们,还在所有终端设备预装自家的AI系统,形成技术壁垒。\"
技术总监调出一段视频,画面中欧美企业展示的新能源汽车在续航和快充上均有突破:\"他们投入了上百亿美元研发,在固态电池和智能电网技术上开始反超。更糟糕的是,我们在非洲的锂矿项目遭遇当地武装冲突,运输线路被迫中断。\"
会议室陷入死寂,唯有陈宇敲击桌面的声音在回荡。他突然起身,扯开领口的领带,露出脖颈处因连续熬夜生出的青黑:\"知道为什么他们这么着急吗?\"他指着屏幕上闪烁的\"启明\"量子计算机调试数据,\"因为我们的量子计算即将商业化,这会彻底颠覆现有科技格局。他们怕了,所以要在最后时刻把我们按死。\"
陈宇抓起激光笔,在地图上划出三条红线:\"第一,启动'长城计划',将'太极智能'生态与国内政务、金融系统深度绑定,构建自主可控的数字基石;第二,\"笔锋转向中东,\"联合俄罗斯、伊朗开辟新的能源运输通道,同时在国内建设战略储能基地;第三......\"他顿了顿,眼中闪过狠厉,\"是时候让他们尝尝被技术封锁的滋味了。\"
当夜,天宇电子突然宣布:停止向欧美企业出口\"太极芯片\"核心架构的授权许可,并召回所有在外技术顾问。同时,一项名为\"天工\"的超级工程秘密启动——整合全国科研力量,在量子通信、可控核聚变等前沿领域发起总攻。
欧美企业的报复来得迅猛而疯狂。他们联合向wto提起诉讼,要求强制天宇电子开放技术;在资本市场,国际空头疯狂做空天宇电子的股票,股价在一周内暴跌40%。更危险的是,一场针对\"启明\"量子计算机的泄密事件悄然发生,核心技术文档在暗网上被公开叫卖。
但这一切都在陈宇的预料之中。当欧美企业还在为\"胜利\"沾沾自喜时,他却带着团队出现在西北荒漠。在那里,一座代号\"昆仑\"的超级数据中心拔地而起,所有设备均采用国产芯片和\"鸿蒙协议\",完全脱离西方技术体系。同时,天宇电子突然发布新一代\"太极2.0芯片\",性能直接碾压欧美产品,且宣布将该技术无偿授权给国内所有科技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