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技术攻坚(1 / 2)

随着全球科研力量的协同合作,应对熵变洪流的研究进入了技术攻坚的关键阶段。在整合了各方研究成果后,科研团队将重点放在了如何把从青铜文明中获取的线索转化为切实可行的防御技术上。

物理学家们承担起了最为艰巨的任务,他们围绕青铜文明的能量控制技术,展开了一场理论与实践的深度探索。基于此前解析出的能量转换公式,他们在实验室中搭建了各种复杂的实验装置,试图重现青铜文明可能使用的能量转换过程。然而,实际操作远比理论推导困难得多。

在一个大型实验室里,科学家们正在进行一次关键的能量转换实验。巨大的仪器设备占据了整个空间,闪烁的灯光和嗡嗡作响的机器声交织在一起。“准备启动能量注入程序。”首席物理学家下达指令,眼神中透露出紧张与期待。随着能量的注入,实验装置开始发出强烈的光芒,但很快,能量出现了不稳定的波动,仪器发出尖锐的警报声。“快停止注入!”物理学家们迅速行动,终止了实验。这次失败让大家意识到,要掌握青铜文明的能量控制技术,还有许多未知的难题需要克服。

经过对实验数据的详细分析,科学家们发现,问题出在对能量载体的理解上。青铜文明所使用的能量载体与地球上常见的物质截然不同,现有的材料无法满足这种能量转换的需求。于是,材料学家们加入了攻坚队伍。他们利用先进的材料合成技术,尝试创造出能够承载和引导这种特殊能量的新型材料。

在另一个材料研究中心,科研人员们日夜不停地进行着材料的合成与测试。他们将各种元素按照不同的比例组合,通过高温、高压等极端条件进行处理。经过无数次的尝试,终于合成出了一种具有特殊晶体结构的材料。在初步测试中,这种材料展现出了对目标能量的良好兼容性。“这种材料或许就是我们一直在寻找的关键。”材料学家兴奋地说道。

与此同时,天文学家们在对熵变洪流的研究中也有了新的发现。他们通过对熵变洪流边缘区域的细致观测,发现熵变洪流并非是一种完全无序的能量释放,其内部存在着某种周期性的波动规律。这一发现为防御技术的开发提供了新的思路。如果能够掌握这种波动规律,就有可能针对性地设计出防御机制,在熵变洪流来袭时进行有效的抵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