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学家们则继续深入研究青铜文明遗址中的线索。他们在一处遗址中发现了一些关于能量护盾构建的详细壁画和文字记载。这些资料显示,青铜文明的能量护盾是通过在特定区域布置一系列相互连接的青铜结构,利用青铜网络的能量来形成一个强大的防护场。这为科研团队提供了具体的设计蓝图,他们开始根据这些线索,结合现代科技,设计能量护盾的原型。
在全球多个科研中心的共同努力下,能量护盾的设计方案逐渐成型。然而,要将设计转化为实际可用的防御系统,还需要解决许多工程上的难题。例如,如何在地球周围大规模部署能量护盾所需的设备,如何确保能量供应的稳定性,以及如何实现能量护盾与地球现有生态系统的兼容等问题。
苏明再次组织了全球科研负责人的视频会议。“我们已经取得了重要的进展,但前方的路依然艰难。”苏明说道,“接下来,我们需要各领域的专家紧密合作,共同攻克这些工程难题,尽快建立起能量护盾的原型。”会议决定,成立多个专项小组,分别负责能量供应、设备部署、生态兼容等方面的研究。每个小组由不同国家和领域的专家组成,确保能够综合各方智慧,高效推进研究工作。
在技术攻坚的道路上,科研团队面临着无数的挑战,但他们凭借着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全人类团结协作的力量,一步一个脚印地向着成功迈进。每一次的突破都让他们离抵御熵变洪流的目标更近一步,而整个人类文明的命运,也紧紧系在了这场艰苦卓绝的技术攻坚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