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东齐鲁起争端,箭射王肩胜繻葛(1 / 2)

一家欢喜一家忧,与如日中天的郑国相比,在这十年的东方战争里一败再败的宋国可就惨多了。

从正考父以来的欣欣向荣的局面一去不返,宋人可恨痛了宋公夷与和执政的司马孔父嘉,认为他俩是造就今日局面的罪魁祸首。

在宋太宰华父督的煽动下,宋人直接把宋公夷与和孔父嘉全部送去见帝乙了。

还抢了孔父嘉的漂亮老婆(这像话吗?),孔氏宗族也被迫逃出宋国。

“我早就说过了,当年你伯伯和你父亲搞的骚操作,简直是愚蠢至极,迟早要出乱。”

郑伯寤生把从宋国送来的竹简递给一旁的宋公子冯。

“不过你也算幸运,那个华父督估计很快就会来郑,把你给接回去了。”

“为了以防万一,也为了你的安全,我已经联系了齐、鲁、陈三国,一同去商丘为你站台,防止华父督和愤怒的宋人伤害到你。”

“服了!这郑寤生果然是你们姬家的子孙,和西伯昌那个老阴比一个德行!”帝乙破口大骂道。

“能把假的说成真的,黑的说成白的。”

“明明就是去趁火打劫的,还说的这么好听?说什么站台?真是不要脸!”

显然公子冯和他的老祖一样,心里也是这样想的。

但是他现在寄人篱下,哪敢吱声,郑伯想干什么,他都只能认了。

不过他已经默默记在心里,等以后有了机会,一定要找回场子。

天子林九年,宋公子冯回国即位,华父督拿了大量宝贝贿赂了四国联军,成功成为了宋国的执政卿士。

“哈哈哈!祭卿啊,这波去宋国,可真的是捞了个大满贯啊。”

在返回的路上,郑伯寤生对着一旁的大夫祭仲说道。

自从克共叔段以来,郑伯寤生的日子那是越过越舒服,在小东地区,按着卫、宋一通爆锤,俨然是这一地区的霸主。

哪怕是大东地区的齐、鲁,也要以他为尊,远在太行山西的晋国内政,他也能插上一脚。

“那可不是,全赖主君英明神武啊,我郑国才有今日!”祭仲在一旁连唱大诺,直拍马屁。

“主君,过段时间,又到了去成周朝见天子的日子了。”拍完马屁后,祭仲开始说正事了。

“宋国这事要不要我详细整理一下,由您带去向天子汇报!”

“哼!说起朝见天子我就来气。”郑伯寤生十分不爽。

“前些年成周饥荒,我哪怕正在和宋国交战。”

”在此十万火急之际,也节衣缩食,挤出粮食送去成周救灾。”

“后来战事稍缓,我去朝见天子,结果一句感谢的话都没有收到。”

“天子也完全不以礼待我,直接把我扫地出门了。”

“反倒是虢公那个家伙,寸功未立,就在天子一旁吹吹彩虹屁,凭什么与我共任执政卿士?”

“没有我在东方浴血奋战,对抗不老实的宋国。”

“天子那个...”郑伯寤生突然说话小声了下来,只用祭仲一人能听到的声音说道。

“祭卿,你说如果没有我,那个小子能在成周住的这么舒服吗?”

“主君三代,从桓公、武公起,就攻伐不臣,匡扶周室,呕心沥血。”

“哪怕是当年的周公怕是也不过如此啊,天子年少,能懂主君之辛苦啊。”

祭仲又唱了个大喏。

“这祭仲什么意思?区区郑寤生能和我四弟相提并论?”武王发很不高兴。

“他连我四弟一根毛都比不上好吧!”

“我四弟那可是古往今来第一名臣,对王室那是忠心耿耿,哪像他?一肚子鬼心思。”

“呵呵,祭卿言重了。我哪能和周公相比。”

郑伯寤生面色一变,连连摆手,不敢接受,随后又很快平静下来。

“不过有句话你说的很对。天子确实还太年少,东方的事情,还是由我继续代他处理吧。”

天子林十年,天子林在了解宋国的情况后,就知道宋国已经构不成威胁了。

然而郑伯寤前来朝拜时,根本不提东方事务,令天子林更加不满。

“过去默许郑寤生假王令,兴攻伐,只是一时之需。”天子林对虢公林父说道。

“现在宋国已经不足为惧,这郑寤生倒是在东方越来越威风。”

\"他是天子还是我是天子?不能再这样子搞下去了。”

“再这样子下去,这东方都他郑国说了算,我周室颜面何存?”

“天子,这郑国这几十年来能发展这么快。”虢公林父拜道。

“一方面是趁我周室内乱,从郑伯友、郑伯掘突开始,就借天子名义大肆兼并。”

“另一方面是他们长期与申、齐二姜眉来眼去,二姜给予他们外部支持。”

一提到申国,天子林也是面色一变,毕竟这涉及到他祖父的一些陈年旧事,为了维护祖父的名誉。

现在这些事都已经讳莫如深了。

“听说齐侯还不死心,又打起纪国的主意了?”天子林问道。

“天子,确实如此。”虢公林父回道。

“当年先夷王时期,纪侯和齐侯发生了一些不愉快的事,天子您是知道的。”

“鲁侯他坚决反对,所以他希望天子您能够出面调解一下。”

“不是吧,这都多少年过去了,这齐国怎么还记得这茬子事呢!”夷王燮有些无语。

“你把人家国君给煮了,还跑去揍人家。”穆天子继续说道。

“你是天子,人家又不敢报复你,自然都把仇记在告密的纪侯身上了。”

“不过估计这只是个借口罢了,当初夷燮的时候,齐纪的矛盾就已经不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