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审儿也是够倒霉的。”楚庄王感叹道,直为儿子叹息。
“先是一即位就面对十分难缠的晋景公。”
“好不容易熬到晋景公去世了,结果晋国照样一堆能臣良将,又在鄢陵打了大败仗。”
“幸而晋厉公是个莽夫,不通人事,一下子把晋国搞的一团糟。”
“本以为机会终于来了。”
“结果晋国又天降神童,这个晋周冲龄践祚,政治手段却如此高超,浑然天成。“
”哪怕是寡人年少的时候,也不敢说能够胜过他啊。真是天佑你们晋国啊!”
楚庄王一顿马屁把晋侯周送上了天,顺便也把自己吹了一顿。
听的诸君直呼他不要脸。
“诶!楚子!把话说清楚好嘛!”
晋厉公越听越不开心,一气之下,也不给楚庄王面子了,直接以楚子称呼。
“什么叫寡人把晋国搞的一团糟?”
“鄢陵之战主要功劳在我你懂不懂!”
“没有寡人亲自督军,那能取得这么大的胜利吗?”
“还有,三郤、栾书、中行偃都是乱臣贼子,是他们搞乱了晋国,寡人是一心为国的!”
“呵呵!要不是晋周横空出世,你晋国免不了一场混乱。“
”混乱过后,最好状态也不会超过赵盾执政后期。”
“这样的晋国,我儿机会并不小。楚庄王继续反驳道。
“而且你们晋国的范文子都说了,国君年少,大臣们也没什么突出的德行。“
”凭什么在鄢陵之战中取得这么大的战果呢?迟早要出事。”
“你到了现在还在那自吹自擂。\"
\"你怎么不活久一点呢?和三郤、栾书他们继续斗下去呢。”
晋厉公:???
他也是彻底懵圈了,从来只听过咒别人死的,没听过咒别人活的。
他真的有这么差劲嘛?他好歹也是紫品君主吧——经过系统的权威认证,在群里也是中上水平。
楚庄王也没有心情继续和晋厉公饶舌,把注意力重新转移到了画面上。
即使身在聊天群里,晋侯周以及被他提拔下场的卿士们都给他带来了巨大了压力,更别说直接面对晋国的他儿子了。
天子泄心七年,郑国伐蔡,大获全胜,大夫以及执政的穆族六卿都十分高兴。
在郑成公去世后,其子郑僖公与蛮横的穆族矛盾越来越大。
最后穆族的子驷发动政变,诛杀了郑僖公以及他的兄弟。
立仅仅五岁的太子嘉为君,穆族彻底掌控朝政,郑国君权彻底旁落。
“天天担心我晋国要被卿大夫篡权,没想到啊,居然是郑国国君先变傀儡了。”晋文公哀叹道,颇有兔死狐悲之感。
虽然他晋国的君权靠着不世出的晋侯周扳回一城,但谁能保证晋侯周的后代和晋侯周一样英明呢?
“郑庄公呢?他怎么不来看看?”晋文公对一旁正在教楚武王下六博棋的郑庄公喊道。
“老郑,快来看啊!你家国君已经变成穆族的提线木偶了。”
“有什么好看的?没什么好看的!”郑庄公十分敷衍的声音传来。
“反正在国际上,我郑国不早就是你晋国和楚国的提线木偶了?“
”提线木偶早就当习惯了,国君在国内当当提线木偶,也就那样吧,无所谓了!”
“反正穆族也是我的后代,再怎么折腾,杀来杀去斗来斗去,饭还是烂在锅里的。”
“无所谓了,不要打扰我给楚君传播棋道!”
“哈哈!楚君,我又赢了!”
郑庄公再次落子,为了防止楚武王暴起掀棋盘,他只好憋着不笑。
轻轻松松三十连胜,这虐菜的感觉就是爽啊,怪不得当初先昭王想着去南土虐菜呢。
要不是翻车了,也能够成就一时美名。
他瞅了瞅满脸苦涩的楚武王,后者没有注意到他的眼神。
显然还在努力思索,这棋局该怎么破。
反正现实中被楚国欺负的账,在棋盘上从楚人的老祖宗那里赢回来。
晋文公没想到郑庄公已经这么豁达了,他也是想了起来,郑国情况和他晋国还是不太一样。
由于群畜无公子政策,他晋国的卿族,可没有一个是他的后代。
万一哪天他晋国和郑国一样,他的宗庙还能不能保存还是个问题I呢。
“大人的脑回路就是有一点奇怪。”
与打了兴奋剂一样亢奋的大夫们不同,穆族之一的司马子国的年少的儿子子产却提出了完全不同的看法。
“我们郑国是小国,小国有了武功自然会招致祸端。”
“我们打败了蔡国,蔡国的盟友楚国肯定会来救。”
‘楚国来伐,我们又打不过,敢不臣服楚国吗?”
“我们臣服了楚国,晋国也要来伐。”
“到时候他俩又要打个不停,郑国又要变战场了,国人就别想过安生日子了。”
“长此以往我怕郑国迟早要出现祸端。”
子国见儿子在这么喜气的日子说这么丧气的话,十分生气,斥责了子产一顿。
“此事是诸卿一同商议通过的,你一个小孩懂个屁,一边玩泥巴去!”
众所周知,春秋盛产预言家,现在预言家之间也进一步内卷,已经出现了未成年预言家。
子产就是其中最璀璨的明星之一,未来几年的郑国局势完全被他料中了。
楚王审听说了郑伐蔡后,命令尹公子贞伐郑,郑执政卿士子驷降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