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李公诚不欺我也!”
老人眼中含泪,他听着那熟悉的乐阵声,不自觉地踏着步,用他早已不再洪亮的声音,跟远方士兵一同怒喝着。
他等到了。
他看到了。
他的陛下,回来了。
贞观十八年征辽诏下,他当时未及弱冠,但因自幼刻苦、昼夜磨砺祖父所传横刀,以中男编入辅兵。
幸得英公见他于校场挽三石弓,破例擢为跳荡队火长……
后来啊,日子又长又短。
大军班师,他得以站在靠前的位置,跪迎太宗御驾于幽州,亲见陛下抚亡者棺椁泣曰,“使朕有长城之功,无渭桥之耻者,皆汝等血肉也!”
这一幕,在他心里焐了五十年。
人生漫漫,又何其短暂。
如今他已年过七十余五,提横刀砍颗贼首怕也是要喘上一番。
曾经他恨自己生得太晚。
如今他恨自己生得太早。
若他正值壮年,岂容妖后篡权,辱太宗之名,毁高宗之功,屠李唐宗室、灭李唐忠良?!
妖后牝鸡司晨还犹不满足,将皇子送去草原和亲?又放肆的在夜宴上奏破阵乐来羞辱李公与殿下,更纵其獠猖吹捧窃他人战功的武氏小儿?
匹夫一怒血溅五步。
若上天赐他壮年,只要三息足矣!他自当五步诛妖后,血祭李唐魂!
唉……
今日长安城上,如他这般的老叟,还有七人。
最年迈的老将军,甚至需要拄着拐。
老将军身形消瘦,却坚持要着曾经那副宽大重骑铠甲,腰系半串残缺的骨咄玉带。
他如今日食一碗粥、半只鸡,都是勉强的了。
可他的精气神却一如当年,反倒更添一份无畏。
老将军是他们这群人的领头人。
看着远处如黑云一般压境,奏响乐阵的唐军,
他拼尽全力使拐杖捶地,昂首高呼道,
“孩子们,开——城门!”
“恭迎圣人归京——!”
“喏!”
……
长安,早就不是女帝的长安了。
更不是那群自以为拿捏着大局,可以与李唐皇帝上桌和谈的世家的长安。
695年3月15日,夜。
武由敬、武显儿宫变失败,武氏一族再减两员。
宫变失败,原因有二。
一,顾安的见微知着,使女帝早有准备,将计就计、瓮中捉鳖。
二……
高情商的史官如是记载道:
康平王子、武大将军,心系家国、拥护正统,当知其计谋,拒绝以兵权相帮、未与逆贼合谋。
康平王妃更乃贤明典范。
王妃本为康平王武由敬、内舍人武显儿臂膀、血亲,却在康平王宫变之际骤然倒戈,以夫妻秘辛、母女情义为刃,剖尽康平王与内舍人筹谋。
两军阵前,她孤身直面康平王,泣诉旧情,以昔日盟誓与家国大义相胁,步步紧逼。终以‘若念半分情意,便自裁全节’之语,将康平王逼入绝境,使其饮恨自戕。
其智谋之狠绝堪为诛心破局之典范。
负责接应武由敬的武显儿,在顾安的祸心术下困于幻境之中,待清醒过来以后大势已去,自焚于宫中。
顾安借宫中失火,跃入锦鲤池后,不知所踪。
(以上皆原着剧情,未经二创,仅做语言美化)
事后检校镇国大将军李多祚率领禁军勘察,发现大明宫锦鲤池中竟有通往城外的暗道。
帝,大惊,命其连夜修补漏洞,屠戮宫中瞒而不报的细作、重修、更换长安城防。
三日后,巡兵发现一具溺亡在城外护城河主流中的女尸,后经仵作与其亲属顾二娘辨认,确认为女帝亲封掌心侍、顾心医。
翌日,顾二娘病逝于家中,其医馆中仆从殉主,万香楼花魁自缢。
女帝对城防一事本就惶恐不已,得知顾氏竟利用暗道脱身后勃然大怒,命酷吏斩一切与顾氏相关的朝臣、亲眷。
酷吏的党争最终也由吉顼夺得桂冠。
吉顼在酷吏中算得上是异类,他披着酷吏的皮,尽可能的对武周女帝阳奉阴违,心系李唐、时刻为光复李唐而准备着。
正史之中,吉顼在串成女帝心腹以后,尝试过规劝兄弟花、促成李显为太子,后因被武氏诸王党争而害。
同性相吸。
吉顼在嗅到了不一样的味道之后,自觉地与张柬之、李多祚等人‘勾结’在了一起。
只是女帝命令如此,吉顼就算再以权谋私,配合李多祚清理武周余孽,可该杀、该死的人中也还是免不了些无辜之辈。
世道荒唐如此,夫当如何,只能留的青山以待唐归。
长安城菜市口再一次蜿蜒起了猩红色的川,恍若当年女帝初临朝听政时。
一时间,长安城内风声鹤唳。
犹记当年裴公、程大将军等忠国栋梁死不瞑目之状。
妖后效商纣之行,然周公何在?
蒲津渡已有唐军驻扎,唐军何时到来?
坊间已经有自发反武后的有志之士聚集在一起,从翰林院的小官,到备战科举的书生,再到城中商贩乃至服劳役的奴隶……
他们体量很大,但在神龙政变天团与梅相的有意保护下,安然无恙且愈发声势浩大。
而朝中……
695年3月20日。
武安康在亲临噩耗后仍萎靡不振,他于大朝会中交还虎符,自称不再做将军,仅在军中报效家国,为家父赎罪。
“武大将军安能行此悖妄之举?”
张柬之站出来,措辞虽严厉,可神情却惋惜,满是恨铁不成钢之意,
“将军实乃我武周之栋梁,如今正值社稷危难之际,岂可因区区江湖义气,便作挂冠之态?
将军既为武姓之人,应作武周之表率,若弃印绶如敝履,则庙堂之上顿失砥柱。
试问长安九重宫阙,若无将军坐镇,那朱雀街头的金吾卫,太极殿前的执戟郎,乃至百万黎庶,当何以自处?”
武安康顿时语塞。
可他的父亲、妹妹犯下如此大逆不道的罪行,他实在是没有颜面再在朝堂上身居高位。
所以他说,
“张尚书所言极是,武某倍感羞愧、无地自容。
只是家父犯下谋逆大罪……”
张柬之屏息,高强的素养让他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
说你胖,你还真就喘上了?
你武安康冰清玉洁,好一手大义灭亲。
就算失了智,认妖后武氏为正统,那你爹武由敬难道不也是正统?你的脑子里都装了些什么?
莫说九经孝论,开蒙要训安读完否?
(唐朝以‘九经’为经学体系核心,周易、尚书、诗经、周礼、仪礼、礼记、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孝论是必修科目《孝敬》《论语》)
臣事君,子事父,妻事夫,此天下之常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