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器十九年夏,乾清宫地下密室的碳弧灯将朱载钧的影子投在石墙上,恍若游动的墨云。他捏着《工器秘典》残页的指尖微微发颤,史稿上「1644年」的数字被朱砂涂改为「佛郎机三十七年」,原句「李自成陷京师」已被铲去,改刻为「佛郎机铁船犯吕宋,炮轰马尼拉大商埠」。刻痕边缘的毛边尚未磨平,显是正德临终前仓促涂改的痕迹。
朱载钧凑近光源,看见「扬州十日」四字被酸水蚀去, 上面写着「红毛国屠城录」:「佛郎机人以铅弹洗城,江水尽赤,狮蛮旗蔽日」。他记得工器监档案里的《南洋战报》曾提过此事,却不知原稿竟如此触目惊心。硫火炼铅图的背面,用极小字体抄着《南明史·黄道周传》片段,「头可断,志不可屈」的朱批下,正德用红笔批注:「此等气节,可移诸工器匠作」。
翻到「永历帝奔缅甸」章节,页面边缘贴着工器监的「夷情分析」纸条:「缅王莽达收留明室,实欲借火器自重。可参考《火德仙经》「借兵灭虏」篇,以南洋商盟之「声纹信标塔」换缅北锡矿。」朱载钧想起工器十五年,长公主朱瑢以「商贸同盟」之名将缅甸纳入南洋商盟势力范围,在佤邦锡矿设「工器协理府」,表面输出「工器纺织机」,实则用咖啡渣螯合术提炼纯铅,实皆省的铅矿脉已通过「地脉共鸣歌剧」技术完成初步勘探。
最令他心惊的是「江阴八十一日」的改写:「江阴城民负隅,佛郎机人以「圣音炮」破城,声浪碎骨,全城无噍类」。原稿中「江阴义民」的血书被篡成「佛郎机妖术」的例证,却在页脚保留了「江阴城墙铸铁比例」的密注——含硫量百分之三,碳含量千分之五,正是工器监「火德胶」配方的雏形。
朱载钧忽然明白正德为何坚持销毁原史:当「留发不留头」的剃发令被改写成「佛郎机人禁毁工器图腾」,当「嘉定三屠」化作「红毛国焚书录」,士大夫的忠君义愤便转化为对工器文明的誓死扞卫。那些被血洗的城池,在工器监的史笔中成为「因拒工器而亡」的警示寓言,而真正的屠杀细节,则被拆解为冶炼、声纹、防铅术的改良参数。
密室角落的铅柜里,整齐码放着《崇祯历书》篡改本,哥白尼的日心说被译为「火德星君御辇绕日图」,伽利略的望远镜化作「星君照魔镜」。朱载钧抚摸着「徐光启译」的伪造落款,想起太学里那些背诵《工器开物》的生员,他们不知书中「五金之妙」的批注,实则来自南明史中「扬州铸炮录」的血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