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令营第四天。
听完报告会后,裴瑜下午没有跟着其他同学去参观津沽市五大道的异国建筑,而是准备去图书馆里找一些系统知识库还没录入的资料看。
南开大学图书馆,文中馆一楼。
阅览室的一角,资料员毕姐正坐在木质柜台后,低头整理着借阅卡片。
毕姐一抬头看到裴瑜走了过来,立刻热情地招呼:“裴瑜同学来啦,快过来,姐今儿个可给你留了好东西。
我昨儿还念叨呢,你帮我找回了猫,我都不知道咋谢你。这不,特意把你要的《Nature》杂志给你留着呢,别人想借我都没给。”
自从昨天傍晚裴瑜利用系统的地图功能,帮毕姐找回了跑丢的奶牛猫之后,毕姐就把这个极为好学的中学生当成了自己人,在借资料方面对她大开方便之门。
“毕姐,您太客气了,找猫那事儿真没什么,我就是碰巧看见它钻进草丛里了。谢谢您还特意给我留杂志。”
毕姐一边帮裴瑜拿着资料,一边啧啧连声地赞道:“嗨,谢啥谢!我就喜欢你这孩子,踏实又聪明。
你说你才多大呀,就能看全外文的期刊,这可不是一般人能干的事儿,咱们学校里好多早些年进来的大学生都不一定看得了呢。”
裴瑜接过资料,笑着说道:“毕姐您过奖了,我就是好奇心重,喜欢瞎琢磨。”
“还谦虚上了。好奇心重是好事儿,学问不就是这么来的嘛。你要是多来我这儿翻书,姐保准不让你空手回去。”
藏书区这会儿人不多,下午多半是本校的学生都去上课了,只有几个教授模样的人坐在长木桌前边看书边写东西。
裴瑜拿着杂志,找了个靠窗的座位坐下,翻到人工智能领域的前沿理论部分认真看了起来。
不远处,几张桌子拼在一起,两个穿着灰色夹克的中年男人正低头对着几本厚重的外文杂志,嘴里念念有词,偶尔讨论得热火朝天。
毕姐竟然也没去制止他们的讨论,看起来他们应该是校内权限比较高的教授。
他们的桌上堆满了笔记,一个戴眼镜的男人说:“老王,这个‘distributed representation’到底应该怎么翻译合适,直接写‘分散式表示’?可这词儿听着咋这么别扭呢?”
另一个姓王的男人挠了挠头:“计算机的专有名词太多了,翻得不好读者得骂咱们,翻得太直白又显得没水平,唉,真费劲。”
裴瑜坐在不远处,忍不住抬头瞥了一眼。她犹豫了一下,还是走了过去,低声插话道:“打扰一下,这个词其实可以翻译成‘分布式表征’。”
两个男人一愣,抬头打量着这个小姑娘。戴眼镜的男人先反应过来,乐呵呵地说:
“同学,你是大一的吧,还懂这个?不错不错,‘分布式表征’这词儿听着确实顺耳,也符合原文的意思。你叫什么,是哪个系的学生啊?”
裴瑜笑了笑:“我叫裴瑜,不是南开的学生,就是个中学生,过来参加数学竞赛的,顺便来图书馆借点书看看。我对这些也不是很懂,就是以前听家里人聊过一些。”
姓王的男人有些惊讶:“中学生?那你怎么懂计算机的专业术语?我们俩在这儿翻了半天字典都没琢磨明白,你一句话就给翻译出来了。来来,坐这儿聊聊,是你父母从事这方面工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