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仅仅是裴瑜一个人保送北大,贴红榜、发喜报,也只是锦上添花的事。
曲校长私底下其实并不喜欢这种表面文章。他一贯主张实干出成绩,不爱热热闹闹地张扬。但这次,他却破了例。
因为高三16班的学生们,给了他一个巨大的惊喜。
这个原本被打上“慢班末流”标签的班级,竟然在今年的高考中交出了一份令人瞠目的成绩单。其中,有4人拿到大中专录取通知书,59人考上大学,其中32人是本科,11人更是冲进了重点大学。
最令人震惊的是班里那个叫王明的学生,王明的成绩曾经在全级吊车尾、连本科线都摸不着,可是他竟然在高考中逆风翻盘,拿到了复旦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这成绩,不止是让曲校长眼前一亮,几乎让整个教务处都震惊得说不出话来。
要知道,在京海一中内,高三16班的生源条件实在是差到不能再差了。
分班考试一锤定音,全校前列的学生都被高三1班和其他重点班瓜分殆尽,剩下的才往后排班级填补。
高三16班在慢班中都属于最末流,说是“差生最后的收容所”也不为过。
当初在生源争夺战中,16班的班主任几乎毫无还手之力,没有挑三拣四的余地,只能捡着别班挑剩下的学生填数。
除了裴瑜和安娜这两个天赋异禀的“异类”主动要求被分到16班,其他学生几乎清一色是在学业上后继乏力,以至于自暴自弃的问题生。
这样的起点,按常理来说,是注定考不出什么风光的高考结果的。
可结果却大大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就是这样一个生源基础薄弱、被所有人看衰的班级,不仅没有拖京海一中的后腿,反而成了整个年级进步幅度最大的班级!
这样的进步速度,不仅在京海一中历史上前所未有,甚至在全国范围内的高中教育中都堪称奇迹。
这份奇迹,值得被看见。
于是,曲校长特地下了一道指令,要在全校范围内张贴喜报,尤其是要重点宣传高三16班的成绩。
他甚至亲自组织,出资买来一整板车鲜红的宣纸,把校史馆空置的一整间教室临时改作书写间,又从全校乃至市里找来十几个毛笔字写得漂亮的老师、退休老干部、书法协会成员,昼夜不歇地写喜报。
格式不复杂,内容也并不花哨,只是将每个学生的名字和录取院校依次列出,再加上一句“热烈祝贺”或“再创辉煌”之类的头衔,抬头却做了各种变化——“京海一中喜报”、“高三16班捷报”、“市重点录取光荣榜”……一张接一张,整整写了一天,才把几百份喜报写完。
这些红纸喜报,很快就贴满了教学楼的墙面、公告栏、校门口的宣传栏,甚至连围墙都没放过。一时间,整个京海一中校园被浓浓的喜气包围,路过的家长和来参观的各校代表们无不惊叹连连。
裴瑜被曲校长叫到京海一中的时候,远远就瞧见了学校围墙上那张鲜红的大喜报,红底黑字,醒目得像过年贴的春联。
喜报上写着:
致京海市人民政府领导同志及全市人民:
我校全体师生在市人民政府的英明领导和全市人民的大力支持下,秉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人才”的光荣使命,教育教学事业蒸蒸日上,办学成果斐然。今年我校全体师生同心同德,锐意进取,高考成绩再创辉煌。
今年,我校共有54名同学喜获大学录取通知书,7名同学考取大中专院校,录取人数和质量在全市中学中名列前茅。这一辉煌成就,不仅是我校师生刻苦钻研、奋发向上的结晶,更是京海市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的缩影。特此向市人民政府领导和全市人民报喜。
以下为部分优秀学子录取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