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大红榜(2 / 2)

裴瑜同学,考取北京大学。

王明同学,考取复旦大学。

李招娣同学,考取京海师范大学。

……

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市人民政府的高度重视,离不开全市人民对教育事业的关心与支持,更离不开我校师生秉持“自强不息,追求卓越”的精神,夜以继日、埋头苦干的付出……

站在新的起点上,京海市第一中学全体师生将以此次高考佳绩为契机,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我们坚信,在市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京海一中的明天一定会更加辉煌,京海市的教育事业必将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特此报喜!

京海市第一中学

1986年8月15日

看到自己的名字,看着喜报的前提与奋斗目标,裴瑜又开始尴尬了。

不过,周围群众显然很适应这样的喜报,不仅有人大声的读了出来,还有人在一旁讨论。

裴瑜往下扯了扯帽沿,走进京海一中。

进了学校之后,满墙的红榜晃晕了裴瑜的眼睛。

这里面,就不止是学校的喜报了,更多的还有一个个学生的喜报。

今年京海一中有59名学生考上了大学,学校外墙上至少可以挂出59份学生的喜报。

不过,仅有59份喜报显然不够,还需要额外贴上一些学生的个人简介、学习经验分享,或者教师的心得体会之类的内容,各个班级的概况介绍也是不可或缺的。

曲校长总能想尽办法让学校的外墙被各种宣传材料覆盖得满满当当,远远望去红红火火。

“曲校长好。”裴瑜刚踏进校门,一眼就瞧见了站在门口的曲校长,连忙打了个招呼。

“裴瑜回来了啊。”曲校长亲切地说:“去北大的生活用品都准备妥当了吧?要是缺啥少啥,尽管跟我说,学校这边肯定尽力帮你解决。”

“谢谢校长,就是些衣服和日常用品,我妈早就帮我收拾好了,什么都不缺。”裴瑜回答得毫无压力,以后就是天高海阔任鸟飞了。

曲校长听了这话,哈哈一笑,从公文包里掏出一封信,信封封口处还仔细地贴着胶水。

他把信递给裴瑜,继续说道:“我也没啥贵重的礼物送你,就亲手写了一封推荐信。以后到了北大,或者有啥需要帮忙的地方,这封信或许能起点作用。你收好,算是我的一点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