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大伟走到投影仪前,简明扼要地列出了他的计划:“第一,针对'内存溢出'的指控,我们会提供长达两周的压力测试数据;第二,关于'数据泄露风险',我们会邀请第三方安全公司进行实时渗透测试;第三,对于性能问题,我们将设计一个直观的对比演示,让明灯系统和歪瓜裂枣系统在相同条件下运行相同任务。”
“这听起来很有说服力,但三天时间够吗?”产品部经理孙志强问道。
“时间确实紧张,但越快反击效果越好。”张大伟回答,“拖得越久,负面影响就越难消除。”
李明浩看了看会议室内的众人,然后转向张大伟:“我还有一个问题,如果我们这样做,歪瓜裂枣系统会不会继续升级攻击?”
“他们肯定会。”张大伟直言不讳,“但我认为这正是我们的机会。
如果我们的反驳足够有力,当他们再次攻击时,市场会开始质疑他们的动机和诚信。
这是一场技术与信任的较量,我相信明灯系统会赢。”
会议室陷入了激烈的讨论。有人支持张大伟的方案,认为应该迅速反击;也有人担忧风险太大,主张更保守的策略。
讨论持续了近两个小时,最终李明浩敲了敲桌子,会议室安静下来。
“经过大家的讨论,我决定支持张工的方案。”
李明浩说,“我们不能在这场战役中后退。财务部将批准额外预算,用于聘请第三方评测机构;市场部协助安排演示会和媒体沟通;其他部门全力配合技术团队完成反驳报告。”
张大伟肩膀微微放松,他知道公司全面支持对接下来的工作至关重要。
会议结束后,王小花主动来找张大伟。
“张工,我有个想法。”王小花说,“我可以负责收集整理所有负面报道和质疑点,为技术团队提供精确的反驳目标。
这样大家就能针对性地准备资料和演示。”
张大伟看了看王小花的笔记本,微微点头:“好主意,你来负责这部分工作。
还有什么想法吗?”
“我在读研时认识几位现在在科技媒体工作的同学,关系还不错。”
王小花补充道,“我想联系他们,为我们的反击报告发布做一些前期铺垫,让他们了解事情的真相。”
“这太好了。”张大伟嘴角上扬,拍了拍她的肩膀说,“不过要注意方式方法,我们需要的是公正客观的报道,而不是简单的公关文章。”
“我明白。”王小花认真地点头,“我会强调邀请他们参加实机演示,让他们亲眼看到系统的真实表现。”
离开会议室后,张大伟立即召集了技术团队的核心成员。
他握紧拳头,接下来的三天将是一场马拉松式的奋战。
但与此同时,他感到一种莫名的兴奋——这不仅是一次危机应对,更是明灯系统证明自己价值的机会。
刘大志已经在会议室等候,他身边摊开了几份技术文档:“张工,我已经根据你的思路,准备了反驳报告的初步框架。”
张大伟看着眼前这支精干的团队,信心倍增:“好,那我们开始吧。
这三天,就是我们翻盘的关键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