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轻轻问一句,你过得好不好?(1 / 2)

梁幼仪没有什么印象,但是,穿蟒袍,又二十多岁的,应该是靖南王萧呈。

看梁幼仪瞧他,靖南王冲她微微一笑,温和宽厚。

他比梁幼仪大四岁,当年太后抢了梁幼仪的太子妃后,萧呈向先帝请求给他、梁幼仪赐婚,最终没有如愿,梁幼仪被指婚傅璋。

之后此事无人提起,靖南王去了封地洪州,一去便是七年。

此人至今没有一个女人,传言他喜欢男人……

先帝封了萧千策为皇太孙,三代定国公,逼着先帝把所有的王爷都赶去了封地。

先帝重病时,梁家军十万调回京城,就怕成年的王爷们逼宫夺位。

先帝驾崩,皇太孙继承大统,第一道圣旨便是要求所有藩王呆在封地,无诏不准入京,违抗者以谋逆论。

如今先帝仙逝三年,太后临朝听制,靖南王不知道以什么名义被召回京城?

靖南王微笑着向她点点头,像个邻家大哥哥。

靖南王是先帝四个儿子中,性子最好的一个。

也是最没有权势的一个。母妃不仅死得早,母族也没有权势。

梁幼仪与他真的不熟,当年靖南王求娶的事,老祖宗告诉过她。

想到他十一月就偷偷来了京城,带着侍卫去玉楼春吃了一个月,傅璋还把一万两银子的账都挂自己头上,忽然就对此人一点好感也没有了。

与傅璋同流合污,能是什么好东西?

梦里那一世,诸国入侵时,靖南王也反了,结局是什么她没梦到,但是她死前,萧千策能把定国公府灭了,这就说明靖南王造反没成功。

造反失败,结局大概也是个早死吧?

她默默思忖时,轮到定国公府献宝了。

梁幼仪的礼物,春安也唱了出来。

“云裳郡主献给陛下:龙泉印泥十盒,全色颜料十套。”

一直昏昏欲睡无聊至极的小皇帝萧千策眼睛一亮,对春安公公说:“快拿过来,给朕看看。”

春安把东西给他,萧千策看那颜料和印泥,爱不释手,对春安公公说:“你帮我去拿纸笔来。”

春安看了一眼夏泰,说道:“还不快去?”

夏泰拿了纸笔给萧千策,萧千策立即沾了颜料开始作画,太后皱眉道:“皇帝,现在与文武百官共度良宵,不可胡闹。”

“哦。”小皇帝眼巴巴地看着夏泰把颜料和印泥拿走,整个人又蔫了。

梁幼仪看着小皇帝萧千策,他的小脸白白嫩嫩,模样和太后太像了。

她喜欢不起来。

凤阙顺着她的眼光也看向萧千策,眼里没有透露心思,不过一扫而过。

傅老夫人看着各府都给太后娘娘和陛下献上礼物,唯独侍郎府什么表示也没有,觉得挺没脸。

埋怨道:“郡主管理侍郎府,敬献的礼物竟然一件也没准备。”

夏青樾一听,顿时有了一个落井下石的主意,对傅老夫人说:“老夫人,您放心,郡主一定准备了礼物。我马上叫抱玉过去问问。”

傅老夫人敢肯定,梁幼仪什么都没替侍郎府准备,璋儿回来,她死也要逼他退婚。

丫鬟抱玉小声向梁幼仪问侍郎府礼物,梁幼仪漫不经心地抬眼看看凤阙,发现此人坐在位置上,似乎万事不关己一般。

凤阙给萧千策献礼?

木有!

他一根草也没有献。

梁幼仪看他一眼,他倒是敏感,立即也看过来,与她目光对了个正着。

梁幼仪对抱玉说:“你去告诉老夫人,侍郎府存粮有五万石,她若想献宝,可酌情献给陛下三万石粮食。”

她献给陛下粮食,陛下也不会这两天去提粮,而是年后初五开始上朝,那时候,她和小王爷早把侍郎府的粮食提完了。

让傅老夫人献粮食,着实是要老命了。

傅老夫人爱财,那些亮闪闪金灿灿的金银之物,她爱不释手,但骨子里还是最爱粮食。

荒年饿怕了呀!

“三万石粮食,该死的云裳郡主,你还不如拿刀杀了我!”

傅老夫人气得脸色发青,低低地对夏青樾说,“献宝的那么多,没听说谁献粮食的,云裳郡主这是想把侍郎府掏空。”

夏青樾轻声问:“老夫人,府里怎么存那么多粮食?”

“粮食好啊,金子银子好看,哪能填饱肚子?你看看这周边国家打来打去,还不是抢地盘抢粮食?”

“可是,五万石粮食,存的也太多了,浪费人看守不说,全府的人吃三辈子也吃不完,早就发霉腐烂了。”

夏青樾低声说,“西南发生雪灾,老百姓流离失所,要是献了粮食,朝廷必定感谢傅大人,百姓也会爱戴傅大人,回来说不得相位恢复呢!”

老夫人一听相位可以恢复,便动心了。

傅老夫人由夏青樾扶着,给太后娘娘说:“我儿不在府里,老身决定献出五千石粮食,为西南灾情尽绵薄之力。”

太后果然十分高兴,收了她的捐赠好意,当场指派户部尚书,让他年后派人去侍郎府提粮。

叫人赏了傅老夫人一枚赤金簪凤青玉璎珞,三翅莺羽珠钗、镂空兰花珠钗各一枚,一锦袋东珠。

五千石粮食价值不到一万两,这些赏赐之物早超过了万两。

傅老夫人喜欢得嘴合不拢嘴,连夸夏青樾的主意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