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轻轻问一句,你过得好不好?(2 / 2)

不过,直到宫宴结束,也没有听见太皇太后和太后提到帝师的事。

梁幼仪看着众人簇拥凤阙离去,她正要和傅老夫人回府,春安过来,说太后娘娘有请定国公府女眷。

专门补充一句:“云裳郡主也去。”

梁幼仪与祖母、母亲、嫂嫂一起去了太后的凤辕宫。

萧千策也在,梁老夫人笑着说:“臣妇托大,给陛下发一个红封,祝陛下岁岁平安福气绵长!”

按照民间,这是外祖母给外孙发的大红封。

萧千策好奇地拆了红封,发现里面是一叠银票,顿时没了兴致,交给夏泰道:“你帮朕收着。”

梁幼仪低眉顺眼没说话,平心而论,梁老夫人对太后真的是掏心掏肺。

那一叠银票,至少有两三万两。

然而萧千策一门心思想快些回寝宫,那样,就可以玩颜料和印泥了。

他离开时,梁幼仪不由地又看了他一眼。

萧千策太像梁家人了,和姑姑几乎到了一个模子复刻的地步,原先她还觉得只有五分像、八分像,如今看着倒是九成九。

越长越像太后梁言栀,梁幼仪第一次见到母子能相像到这种地步。

这大概也是太皇太后不喜欢小皇帝的原因,萧千策不仅分毫不像先太子,更不像先帝,和太皇太后的容貌更是风马牛不相及。

小皇帝与他的贴身太监、宫女回寝宫休息,太后忽然问道:“仪儿,听闻你把侍郎府的家底都给抵出去了?”

梁幼仪回道:“禀太后娘娘,臣只是在债主上门讨债时,经过傅老夫人的同意,以物抵债,管家亲自估价,债主亲自确认,臣只做了个见证。”

“你别狡辩,侍郎府的事吾比你清楚。对了,宫里有个奴才背主,被吾责罚,他逃出宫去,据说在京城专偷官员府宅,巡街使十几人都被他杀了。不知道侍郎府可丢了东西?”

“未曾发现,府里下人亦没有禀报。”梁幼仪心里知道她说的是什么,但是她双目陈静无波。

“傅大人受了重伤还去西南为吾分忧,仪儿你一定要做好他的后盾。”太后道。

梁幼仪心说:若非想报复他,把他倚仗掏空,我怎么会同意去帮他主持中馈?

口里却道:“臣遵旨。”

“仪儿与吾生分了,以前都是喊吾姑姑的。”

“礼不可废,臣牢记在心。”

太后问不出什么,便请众人品了新进贡的香片饮,说了一些面子话,便叫她们回去了。

出御街,定国公府的女眷转向朱雀大街,梁幼仪的马车转去侍郎府。

不过才走了不多远,便有人挡住去路。

来人恭恭敬敬地行礼,说:“云裳郡主,我家主子有请。”

梁幼仪轻轻掀开车帘一角,问道:“你家主子是谁?”

那人几步向前,芳苓拿剑挡住:“有话直说,不准靠近。”

那人肩宽体壮,是一名武功很高的侍卫,客气地说:“我家主子绝对没有恶意。”

芳苓伸手推他:“你家主子到底是谁?”

就这么一推,那人的腰牌已经在手。

芳苓在袖子里用手摩挲了一下腰牌,是个“靖”字,她知道是谁了。

那人固执地挡在马车前,说:“求郡主与我家主子一见,不会耽误郡主太多时间。”

芳苓转身回到车上,轻轻给梁幼仪耳语:“郡主,是靖南王。”

梁幼仪对青时说:“跟上他。”

那人大喜,再次行礼,感激地说道:“请随小的来。”

骑马带路,一会儿功夫,到了聚贤茶楼。

靖南王思虑周全,茶楼相见,即便有人看见,也不会影响梁幼仪的闺誉。

进了雅间,梁幼仪便看见靖南王已经在了。

“冒昧请郡主来,请谅解。”靖南王很客气,早安排了软垫给梁幼仪。

此人生得儒雅,比梁幼仪年长四岁,眉眼柔和,看上去一点也不像奸恶之徒。

“不知王爷唤臣何事?”梁幼仪淡漠地问道。

她依然美得惊心动魄,却双目如此平静,淡漠如冰。

靖南王双手握紧,百般心思涌上心头。

他十六岁第一次见到她,那时她十二岁,才从淮南回来。

那时,她眉眼含笑,眼中有光,规矩很好,但是全身都透着灵动。

他心里狠狠一击,那一刻,仿佛看见了星辰闪耀,照亮了迷茫的心,一种要守她地老天荒的情绪迅速弥漫。

只是,后来,他与她无缘。

萧呈的手指再次紧了紧,对梁幼仪说:“郡主请坐。请问你喜欢什么茶?我叫小二上来。”

梁幼仪没点茶,说道:“王爷,有事便告诉臣吧。”

“其实也没事,就是想见一见你。”萧呈千言万语一时不知道从何说起,不由自主地,双目就发红。

片刻,才控制着情绪,温和地笑着问:“你过得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