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红包嘅吟寻话》赏析(2 / 2)

最后的 “哎呀,哎呀呀,凭啲乜嘢……”,连续的感叹词 “哎呀”,强烈地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愤懑与不解,“凭啲乜嘢” 则是对整个红包背后所代表的复杂人情世故、功利现象的质问,将全诗的情感推向了高潮,给读者留下了无尽的思考空间,让人不禁反思红包这一原本承载着美好祝福的事物,在现实社会中为何会被赋予如此多的功利色彩 。

从语言风格上看,整首诗完全采用粤语方言创作,这是其一大特色。粤语独特的语音、词汇和语法,使诗歌充满浓郁的地域文化气息。例如 “佃个嗰阵”“嘟冇话乜”“嘥气” 等粤语词汇的运用,不仅生动形象,而且更能准确地传达出诗人想要表达的情感和意境,如果用普通话来表述,诗歌的韵味和独特性将会大打折扣。从韵律上,虽然这首诗没有严格遵循传统诗词的格律要求,但在粤语的语调起伏中,依然能感受到一种自然的节奏感,每一句的尾音在粤语的发音下,或上扬或下降,错落有致,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音乐性 。

在主题挖掘方面,《红包嘅吟寻话》表面上是围绕红包展开,实则以小见大,通过红包在不同人生阶段所引发的不同反应,深刻地反映了社会变迁对人性的影响,以及在物质与情感交织下,人们价值观的演变。它既展现了童年的纯真美好,又揭示了成长过程中面对社会现实的无奈与挣扎,同时对当下社会中一些过于功利化的人际交往现象进行了含蓄的批判,引导读者去重新审视生活中的种种现象,思考什么才是真正重要的东西 。

树科的《红包嘅吟寻话》以其质朴无华的语言、贴近生活的题材、巧妙的结构安排以及深刻的主题内涵,成为一首别具一格的粤语诗。它让我们在品味红包这一生活元素的同时,也对人生、社会有了更多的感悟与反思,在粤语诗歌的百花园中绽放出独特的光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