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寒门凤仪(1 / 2)

就这样,一拖再拖,转眼间到了光和三年(180年)末,皇后的位置已经空置两年多了。

皇后之位已空悬两年有余,宫中上下虽心照不宣,却也习以为常。

直到这日大朝会,太常刘焉终于按捺不住,手捧玉笏出列奏道:“陛下,易有云:'一阴一阳之谓道',国不可一日无君,而皇后之位空置日久,恐有损国体啊!”

刘宏正无聊地数着殿内藻井上的彩绘云纹,听到此言,嘴角不自觉地上扬。他缓缓坐直身体,装模作样地叹了口气:“爱卿所言极是,朕每思及此,夜不能寐啊。”

大殿内的炭盆噼啪作响,散发出松木的清香。刘宏敏锐地注意到,三公九卿们交换着眼色——他们终于按捺不住了。

侍中荀爽紧接着出列:“陛下,臣请立范阳卢氏之女为后。卢氏乃名门望族,世代忠良,其女通晓诗书,仪态万方...”

“荀爱卿,”刘宏突然打断他,眼睛眨巴得像只无辜的小鹿,“卢贵人入宫几年了?”

荀爽一怔:“回陛下,已有三载。”

“可曾为朕诞下皇子?”刘宏继续问道,声音轻飘飘的,却让荀爽的后背瞬间渗出冷汗。

“这个...尚未...”

刘宏又转向太尉杨赐:“杨爱卿推荐的太原王氏之女呢?”

杨赐的喉结滚动了一下:“王贵人入宫两年...”

“可有子嗣?”

“暂...暂无...”

刘宏长叹一声,站起身踱了几步,玄色龙袍的下摆在金砖地面上拖曳出轻微的沙沙声。他突然转身,目光如炬:“众爱卿,先帝桓帝之事,想必诸位记忆犹新吧?”

满朝文武顿时噤若寒蝉。桓帝一朝,正是因为皇后多年无子,导致皇位继承问题险些酿成大祸,这是所有人都心知肚明却又不敢明言的禁忌。

“如今后宫之中,唯何贵人为朕诞下皇子辩儿,现已四岁。”刘宏的声音陡然提高,在大殿内激起回响,“朕若立无子的贵人为后,岂非要重蹈先帝覆辙?届时社稷动荡,这个责任...”他故意拖长了音调,“该由谁来担当?”

一阵寒风穿堂而过,吹得烛火摇曳不定,在大臣们的脸上投下忽明忽暗的阴影。

刘宏看得分明——杨赐的面皮抽动了几下,袁隗的手指紧紧攥住了玉笏,张济的胡须微微颤抖。他们都知道,皇帝这一击正中要害。

“诸位爱卿,”刘宏又恢复了那副为难的表情,“朕何尝不想早日立后?可为了大汉江山,为了祖宗基业...”

杨赐忽然抬头,眼中精光暴射:“陛下!即便如此,何氏出身微贱,如何能...”

“杨公!”司徒袁隗突然出声打断,他权衡利弊,知道今日已难逆转,“陛下所言极是。国本之事,当以社稷为重。”他艰难地咽了口唾沫,“若...若何贵人确实为陛下诞下皇子,立为皇后...也未尝不可...”

这句话如同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朝堂上顿时响起一片嗡嗡的议论声。刘宏心头一阵狂喜,却强行按捺住,面上仍是那副忧国忧民的神色。

太常刘焉突然跪下:“陛下!臣请三思啊!何氏一门屠沽之辈,若登后位,恐贻笑大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