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以阉制士(1 / 2)

刘宏的手指轻轻敲击着紫檀案几,目光落在摊开的竹简上

那是太尉杨赐呈上的奏章,字里行间都在为皇甫嵩请功,建议扩大其统兵之权。

“好一个杨文先,”刘宏冷笑一声,指尖在“皇甫车骑功在社稷”几个字上重重一划,“这是要朕把北军五校都交到他们弘农杨氏和安定皇甫氏手中啊。”

“黄巾之乱方平,这些世家大族就迫不及待要分权了。”刘宏低声自语,眼中闪过一丝阴鸷。

“杨太尉为皇甫将军请功,倒是合情合理。”张让的声音柔和如丝绸,却暗藏锋芒,“只是这统兵之权的建议...未免有些僭越了。”

“让父以为如何?”

张让低声道:“皇甫嵩平定黄巾,确实功不可没。但北军五校乃护卫京畿之精锐,若尽付一人之手...”

他没有继续说下去,但意思已经不言而喻。

刘宏站起身,踱步到窗前。

“皇甫嵩在冀州连战连捷,军中只知有皇甫将军,不知有朕。如今杨赐又上此奏,分明是要朕封他做大将军。”

“陛下明鉴。这些世家大族向来同气连枝,杨赐与皇甫嵩有姻亲之谊,此举恐怕...”

“朕需要知道,皇甫嵩在军中究竟有多大的威望。”

张让眼中闪过一丝阴冷:“老奴明白。臣会派人暗中查访,若有异动...”

“不。”刘宏抬手制止,“现在还不是时候。黄巾余孽未清,朕还需要皇甫嵩这样的将领。但——”他意味深长地看了张让一眼,“让父可以适当做些准备。”

张让脸上浮现出心领神会的笑容:“老奴省得。洛阳城中流言易起,军中监军亦需得力之人。”

“陛下,”张让的声音像浸了蜜的刀子,“北军五校如今都在袁本初手中,老奴倒觉得,不如封他个司隶校尉?”他伸出保养得宜的手,为刘宏斟满一杯西域葡萄酒,“让那些世家大族狗咬狗去。”

“如今连北军都要姓袁了?”

“袁氏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天下。”他突然将酒杯重重搁在案几上,惊得侍立的黄门侍郎浑身一颤,“这般封赏,岂不是自掘坟墓?”

“陛下明鉴。”张让伏低身子,

“正因袁氏树大根深,才更会爱惜羽毛。”他抬起浑浊的眼珠,“当年袁安为保家族清誉,宁可子孙三代不入中枢。这些世家...”枯瘦的手指突然攥紧,“比谁都怕沾上篡逆的污名。”

“接着说。”

张让知道火候已到,膝行两步低声道:“老奴的意思是,袁氏比谁都清楚'月满则亏'的道理。若他们真敢有不轨之举...”他做了个投掷的动作,“陛下只需丢根骨头,饿狼自会扑上去撕咬。”

刘宏忽然轻笑出声:“还是让父狡猾,倒是把朕比作驯兽之人了。”

“若袁绍真有不臣之心呢?”

“那便再加封曹嵩为太尉。”张让膝行至天子脚边,像条训练有素的老犬,“曹家与夏侯氏联姻多年,而夏侯渊的夫人...”他露出残缺的黄牙,“正是袁术的妻妹。”

刘宏突然大笑,笑声震得梁上灰尘簌簌落下。

他弯腰拍打张让的肩膀,玄色龙纹广袖带起一阵松香:“好个驱虎吞狼!”笑声戛然而止时,天子眼中寒光乍现,“拟诏:袁绍领司隶校尉,曹操调济南相。”

张让叩首领命时,瞥见窗外掠过一道黑影。

他认得那是蹇硕培养的暗探,但此刻他选择沉默。老宦官心里明镜似的——当今天子就像掌中这盏琉璃宫灯,看似华美,实则轻轻一碰就会碎成齑粉。

当殿门重新关闭,刘宏长舒一口气,靠在了凭几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