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点头,目光深邃:“袁本初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天下。他今日之举,表面是提拔,实则是要将我等纳入他的势力范围。”
文丑瞪大眼睛:“大哥是说...袁公不怀好意?”
“并非不怀好意。”刘备摇头,“只是天下将乱,英雄各有所图。袁本初看中的,是我们兄弟三人的才干,以及我这个汉室宗亲的名分。”
颜良若有所思:“大哥的意思是...我们成了袁公壮大势力的棋子?”
“正是。”刘备握住二人的手,“但眼下我们羽翼未丰,不得不暂借袁氏之势。二位贤弟切记,无论身在何处,我们兄弟三人同心同德,方是根本。”
文丑拍案而起:“大哥放心!我文丑此生只认你这个大哥!袁公虽好,也比不上我们桃园结义之情!”
颜良也郑重道:“良虽敬重袁公,但结义之情重于泰山。大哥有何打算,但说无妨!”
刘备欣慰地笑了:“好兄弟!我们且先去乐陵,静观其变。”
次日清晨,袁绍府邸。
田丰正在汇报:“主公,刘备已接受任命,三日后将启程赴乐陵。”
袁绍满意地点头:“做得好。刘备此人深藏不露,又有颜良、文丑这等猛将相助,若能为我所用,必是一大助力。”
“只是...”田丰犹豫道,\"他们三人结义情深,恐怕...”
袁绍轻笑:“无妨。颜良、文丑皆重情义之人,既认刘备为兄,又受我提拔之恩。这种双重忠诚,反而更易控制。”他眼中闪过一丝算计,“传令下去,厚赐三人,尤其要多给颜良、文丑赏赐。”
三日后,渤海城门。
袁绍亲自为三人送行。他拉着颜良的手,亲切地说:“子善(颜良字)啊,乐陵虽小,却是渤海门户。有你这样的猛将镇守,我才能高枕无忧啊!”
颜良受宠若惊:\"袁公放心,良必不负所托!”
袁绍又拍拍文丑的肩膀:“子丑(文丑字)性情豪爽,正适合治理地方。若有难处,尽管来信!”
文丑感动地抱拳:“多谢将军厚爱!”
最后,袁绍意味深长地对刘备说:“玄德贤弟,乐陵就托付给你了。记住,有什么需要,尽管向为兄开口。”
刘备深深一揖:“将军恩情,备铭记于心。”
马车缓缓驶离渤海城。车厢内,文丑兴奋地翻看袁绍赏赐的珍宝:“袁公真是大方!这玉佩成色极好!”
颜良也抚摸着新得的宝剑:“确实待我们不薄。”
刘备看着窗外,轻声道:\"二位贤弟,可还记得我们初遇时的情景?”
文丑立刻放下玉佩:“当然记得!那日在桃园,大哥正在招募义兵讨黄巾,我与二哥见大哥气度不凡,便...”
“便打了起来。”颜良接话,眼中带笑,“结果不打不相识,当夜就在桃园结为兄弟。”
刘备转过头,目光炯炯:“当日我说'备虽名微德薄,愿与二位共图大事',今日此言依然有效。袁公的赏赐虽好,但大丈夫立于天地间,岂能久居人下?”
颜良、文丑对视一眼,齐声道:“愿随大哥共图大业!”
刘备欣慰地点头:“好!乐陵虽小,却可为我们立足之地。到了任上,二位贤弟需如此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