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艰难的谈判推进(2 / 2)

项羽听闻,神色一凛,目光如刀般扫向赵猛,沉声道:“将军此言差矣!楚国出兵相助,并非为了钱财。此番接纳赵国,是为天下苍生,结束战乱。若仅以钱财衡量,岂不是亵渎了楚国将士的牺牲?况且,赵国若真心归附,便应顺应大势,融入楚国,而非妄图保留所谓‘尊严’,行分裂之事。” 项羽的话语铿锵有力,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赵猛被说得脸色一阵白一阵红,却又无言以对。

双方你来我往,各执一词,争论愈发激烈。赵国方面,王族与贵族大臣们仍在为权力与尊严据理力争,言辞间时而恳切哀求,时而愤怒指责;楚国一方,项羽、范增、韩信等人则坚定立场,从天下大局、国家稳定等角度,耐心解释每一项条件的必要性。

“我赵国贵族,世世代代守护赵国,如今却要被这般限制,实在难以接受!” 赵弘再次大声抗议,额头上青筋暴起。

范增目光平静地看着赵弘,缓缓说道:“赵大人,时代在变,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赵国归入楚国,是顺应历史潮流。楚国定不会亏待赵国臣民,只要诸位真心归附,未来之路,定比独自抗衡更为光明。”

李逸也再次发声:“霸王,范大人,我等并非不愿归附,只是希望能有个缓冲过渡。贵族大臣权力的保留,并非为了谋私,而是为了更好地稳定赵国旧地局势。还望霸王三思。”

韩信沉思片刻,说道:“李大人的担忧不无道理。这样吧,在考察期内,可根据实际情况,给予部分有能力、有威望的赵国旧臣一定的临时决策权,但必须在楚国官员的严格监督下行使,且决策权范围需明确划定。如此,既能让旧臣发挥作用,又能确保楚国掌控大局。”

赵桓坐在主位上,听着双方的争论,心中纠结万分。他深知赵国已无力与楚国抗衡,投降或许是唯一出路,但又难以对臣子们的诉求置之不理。他目光缓缓扫过殿内众人,最终定格在项羽身上,犹豫片刻后说道:“霸王,诸位大人,容我等再商议一番,明日再给霸王答复,不知可否?”

项羽微微点头,沉声道:“也好,赵王,希望明日能听到一个令双方都满意的答案。楚国真心接纳赵国,也望赵国能诚心归附,共创太平盛世。”

随着和谈暂时休会,众人纷纷散去。但这场关乎赵国命运的争论,显然还远未结束,赵国未来的走向,依旧悬而未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