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风波初现(1 / 2)

国家会议中心的穹顶下,三十二面参赛队伍的旗帜高高悬挂。阳光透过玻璃幕墙洒进来,在光可鉴人的大理石地面上投下斑驳的光影。中央厨房区被划分为十六个对战台,每个都配备了最顶级的厨具设备。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消毒水味和隐约的食材香气——已经有队伍开始提前准备配料了。

杨龙站在87号备战区,手指轻轻敲击着战术板。豆苗刚侦察回来,手里捧着厚厚一叠资料:\"哥,打听到了!广州陈家上一轮的三道菜都在90分左右,最拿手的是'冰镇咕咾肉'和'龙虾三吃'。\"

\"传统粤菜讲究原汁原味,\"陆子浮推了推眼镜,\"他们的清蒸东星斑火候控制堪称完美,上一轮拿到了91.3分。\"

砂时计嚼着口香糖,满不在乎地摆摆手:\"怕什么,咱们可是干掉了盘飧府!\"

杨龙的目光扫过对战表——\"成都周记川味馆VS广州粤海楼\"。他沉思片刻,突然转向角落里安静如常的卢如烟:\"如烟,32强你上。\"

如烟猛地抬头,眼睛瞪得圆圆的:\"我?\"

\"你的'玫瑰露醉鸡'练了多久了?\"杨龙问。

\"三、三个月...\"如烟的声音越来越小,\"在游戏里几乎每天都会做一遍...\"

\"足够了。\"杨龙拍板,\"32强阵容:如烟、子浮、猫头鹰。三道川菜,全部用最基础的功夫菜。\"

豆豆若有所思:\"以不变应万变?\"

\"周老爷子说过,\"杨龙拿起那把缠着红绳的老菜刀,\"把最简单的菜做到极致,就是绝活。\"

比赛铃声响起,第一轮对决开始。

卢如烟站在操作台前,手指微微发抖。对面的粤海楼主厨是个五十多岁的老者,正在娴熟地处理一只龙虾,刀光如雪。

\"别紧张。\"陆子浮不知何时站到了她身旁,声音平静,\"就当是在周记后厨练习。\"

如烟深吸一口气,取出一只三黄鸡。她没有用现成的鸡胸肉,而是选了整鸡中最难处理的鸡腿部位——这里的肉最活,也最考验刀工。

\"玫瑰露醉鸡的关键在于'三浸三提'。\"她小声念叨着周卓教的口诀,手中的刀沿着鸡腿骨游走,精准地分离骨肉却不破坏表皮。

对面的粤海楼主厨已经开始制作\"龙虾刺身\",晶莹剔透的虾肉被切成薄如蝉翼的片状,在冰盘上摆成牡丹花的造型,引来观众一阵惊叹。

如烟充耳不闻,专注地将去骨的鸡腿肉用玫瑰露酒、盐和秘制香料腌制。她的手法看似简单,实则每个动作都经过千百次练习——按摩鸡肉的力度、腌制的时间、甚至摆放的角度都分毫不差。

最关键的步骤来了。如烟将腌制好的鸡肉卷成圆柱形,用棉线捆扎,然后放入85度的水中慢煮。这个温度能让蛋白质缓慢凝固,保持鸡肉的极致嫩滑。

\"温度波动不能超过0.5度。\"陆子浮在一旁监控着数据。

二十分钟后,如烟将鸡肉取出,迅速浸入冰水定形。解开棉线的瞬间,鸡腿肉自然舒展,呈现出完美的玫瑰色纹理。她将鸡肉切成薄片,每一片都带着淡淡的玫瑰香和酒香,摆盘时淋上特制的醉鸡汁——用鸡汤、玫瑰露和少许蜂蜜调制而成。

\"时间到!\"

两盘风格迥异的菜品同时呈上评委席。

粤海楼的\"龙虾刺身\"晶莹剔透,配着现磨的山葵和特调酱油,造型美得像艺术品。而如烟的\"玫瑰露醉鸡\"看似朴素,但每一片鸡肉都呈现出完美的粉红色,纹理如玫瑰花瓣般细腻。

\"这刀工...\"主评委夹起一片醉鸡,对着灯光看了看,\"鸡肉的纤维走向完全顺着切,入口会特别嫩滑。\"

果然,醉鸡入口的瞬间,评委们的眼睛都亮了起来。鸡肉嫩得不可思议,玫瑰露的香气在口腔中缓缓绽放,最后以一丝若有若无的蜜香收尾,层次分明又浑然一体。

计分板跳动:

周记川味馆 90.7分

粤海楼 89.5分

\"我...我赢了?\"如烟呆呆地看着分数,直到砂时计冲过来给了她一个熊抱。

\"干得漂亮!\"砂时计在她脸上狠狠亲了一口,\"看那个老家伙的脸都绿了!\"

第二轮,陆子浮出战。

他推了推眼镜,冷静地走向操作台。对面的粤海楼副主厨正在准备\"鲍汁扣辽参\",食材奢侈得令人咋舌。

陆子浮却取出一块最普通的豆腐。

\"他要做什么?\"观众席窃窃私语。

只见陆子浮将豆腐切成四厘米见方的小块,然后拿起一把细如发丝的雕刻刀。他的手腕稳如机械,刀尖在豆腐块上轻轻游走,快得几乎看不清动作。

十分钟后,他将雕好的豆腐放入清水中,神奇的一幕发生了——原本普通的豆腐块在水中缓缓舒展,竟然变成了一朵盛开的菊花!每一片\"花瓣\"都薄如蝉翼,随着水波轻轻摇曳。

\"这是...文思豆腐?\"评委席上的老者猛地站起来,\"但手法不一样!\"

传统文思豆腐是将豆腐切丝,而陆子浮的版本则是将整块豆腐雕成花形。他将这朵\"豆腐菊\"小心地移入鸡汤中,加入少许竹荪和枸杞,小火慢煨。

对面的\"鲍汁扣辽参\"已经完成,浓稠的酱汁闪着诱人的光泽。而陆子浮的\"菊花豆腐羹\"看起来清汤寡水,只有那朵绽放的\"菊花\"在汤中缓缓旋转。

\"周记川味馆,'菊花豆腐羹',请品尝。\"

评委们将信将疑地舀起一勺汤。当那朵\"菊花\"入口的瞬间,所有人都愣住了——豆腐在口中化开,鲜美的鸡汤与豆香完美融合,更神奇的是\"花瓣\"的厚薄不一,带来了层次分明的口感体验。

\"每一片花瓣的厚度都经过精确计算,\"陆子浮推了推眼镜,\"最外层的0.1毫米,中间0.15毫米,花心0.2毫米。这样入口时会形成梯度溶解效果。\"

粤海楼的副主厨脸色铁青。他的\"鲍汁扣辽参\"虽然奢华,但在创意和技艺上明显逊色一筹。

计分板再次跳动:

周记川味馆 91.2分

粤海楼 88.9分

两连胜!

第三轮,猫头鹰出战。

这位平时沉默寡言的战术专家,此刻站在操作台前,面前摆着一块五花肉和几样最简单的配料。

对面的粤海楼年轻天才已经开始制作\"火焰焗龙虾\",蓝色的火舌窜起半米高,引来阵阵惊呼。

猫头鹰充耳不闻,专注地将五花肉切成三毫米厚的片状。他的刀法没有花哨的技巧,每一刀都精准无比,切出来的肉片几乎透明,却能保持完整不碎。

\"回锅肉?\"评委席有人猜测。

但猫头鹰的做法与众不同。他将切好的肉片平铺在案板上,用刀背轻轻拍打,直到肉片变得更大更薄,几乎能透光。然后用盐、胡椒和少许料酒腌制,最后裹上一层薄薄的淀粉。

\"这是...川式水煮肉的变种?\"

猫头鹰将处理好的肉片放入滚水中汆烫,仅仅三秒就捞出,此时肉片已经卷曲成完美的\"灯盏窝\"形状。他另起一锅,爆香豆瓣酱和蒜末,加入高汤烧开,最后放入肉片和豆芽,淋上热油。

\"周记川味馆,'灯盏窝水煮肉',请品尝。\"

看似简单的一道菜,却让评委们吃得停不下来。肉片薄如蝉翼却异常柔韧,每一片都完美裹着麻辣鲜香的汤汁,豆芽的清脆更添口感层次。最绝的是那\"灯盏窝\"的形状,让每一口都能尝到恰到好处的肉汁与调料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