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麓词心录第1章 麦香里的平仄(1 / 2)

云麓词心录引

云麓山巅的松涛漫过青瓦时,肇煜明正将新填的《鹧鸪天》抄入鹅黄信笺。自束发之年拾得半阙残句起,两千余篇诗词散文便成了他半生浮沉的注脚——是《松风阁夜话》里的萤火、《寒江独钓赋》中的雪粒,亦是乱世中照破雾霭的长明盏。

生于簪缨之家,他以“词心照世”为志,笔端既藏“小楫轻舟”的少年清梦,亦刻“铁马冰河”的家国惊涛。科举失意、江湖漂泊、情丝断雪、山河破碎,万千烟火与血泪皆凝于笔端:为商妇写琵琶衷肠,为戍卒润色家书,在《流民图序》里蘸血着史,于《焚稿记》中借烟祭魂。当诗词从文人案头落入市井巷陌,他终于懂了,词心从来都是天地民心的共振。

垂老之年整理文稿时,梅花落在《云麓词心录》扉页。这部凝结心血的着作,是文人守心的精神图谱,是诗词载梦的文明密码,更是“每个字都带着体温”的众生百态。正如书中所书:“真正的词心,在为生活落泪、为黎明提笔的凡人心中。”

诗为舟,渡尽人间沧海。那些沉睡的文字,终将在时光里睁开眼睛,看见千年前的月光,亦照亮今时的霜雪。

《云麓词心录》第一章:麦香里的平仄

佳能5d3的取景框里,仙翁山的晨雾正从杜鹃花海上方漫过来,肇煜明忽然想起1980年深秋的面粉厂——新安装的磨粉机试运行那天,小麦在钢磨里旋转的金黄,与眼前雾霭的乳白奇妙重叠。他调整镜头参数,光圈f\/8定格住花瓣上的露珠,像极了当年化验室里显微镜下的淀粉颗粒。

“赵厂长又来拍山花啦?”民宿老板娘王秀芳的竹篮里晃着几穗野麦,穗芒在风里划出银亮的弧线,“您上次拍的《麦浪晨霜》在面粉厂老同事群里转疯了,都说像看见咱厂刚投产时的蒸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