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翠谷清音映心笺(1 / 2)

云麓词心录·第八十八章 翠谷清音映心笺

暮春的风裹着新叶的清香,从云麓山的褶皱里漫出来时,煜明正站在青石桥边,望着溪水将飘落的杜鹃花瓣载向远方。袖口被山风轻轻拽动,他忽然听见身后传来熟悉的脚步声——是清岚,踩着细碎的步点,鞋跟在石板路上敲出轻快的节奏。

“竟比约定时辰早了两刻。”清岚的声音带着笑,肩上背着半旧的藤编画囊,发间别着一支木簪,“我还道要在桥头等你看溪水东流呢。”

煜明转身,见她额角微汗,显然是赶了山路,便从袖中取出一方竹丝纹帕递过去:“前日在市集见这帕子上的竹叶纹,倒像极了你画里的笔意。”清岚接过帕子时,他瞥见她画囊边缘露出半幅宣纸,墨色浅淡处似有溪谷轮廓,想是新画的稿本。

二人沿着山径往深处走时,峡谷的轮廓渐渐清晰。两侧峭壁如刀削斧劈,却被藤蔓与灌木织成了绿墙,偶有几簇白色铃兰垂落,在风中轻轻摇晃。清岚忽然驻足,望着头顶一线碧空下浮动的云絮:“还记得三年前在白鹿洞初见么?你穿一身月白长衫,捧着半卷《溪山行旅图》,竟在回廊上站了整整半日。”

煜明莞尔,那时他初遇清岚,见她蹲在假山石旁,用炭笔在粗麻布上勾勒苔藓的纹路,笔尖落处皆有韵致。后来才知道,这个总背着画囊的女子,竟能将山间每一道溪流的走向、每一片树叶的脉络都收进画纸,连风过时草木的私语,都能在她笔下化作灵动的线条。

“你看这峭壁夹川,倒像是被时光打磨的屏风。”清岚忽然指着前方,山径在此处拐了个弯,一道清泉从高处跌落,在岩石上溅起细碎的水珠,“去年你寄来的信里,曾附过一首《峡谷情旅》,那时只觉文字优美,今日身临其境,才懂‘幽林滴翠韵无穷’的真意。”

煜明顺着她的目光望去,见幽林深处,阳光透过叶隙织成斑驳的网,落在青石板路上,竟似撒了一地碎金。溪流在石滩上奔涌,激起千重波痕,恍若流动的翡翠。清岚忽然从画囊里取出宣纸,以溪水研墨,笔尖在纸上游走时,竟将眼前景与心中意一并收了进去:峭壁的棱角里藏着柔和的苔痕,溪流的奔涌中带着韵律的起伏,就连两人相携而行的身影,也被她用淡墨轻轻勾勒在山径尽头。

“你总说我的诗里有画,却不知你的画中自有诗心。”煜明看着她作画时专注的神情,忽然想起去年冬日,清岚冒雪来访,衣襟上还沾着未化的冰晶,却执意要将新画的《寒江独钓图》送他:“那时你说,独钓的不是寒江,是天地间的一片静意。如今在这峡谷中,倒觉得静意里藏着万千生机。”

清岚搁笔,望着远处跃动的溪流:“去年在雁荡山,我见一对山民父子背着竹篓采药,父亲在前引路,儿子亦步亦趋,山雾漫上来时,两人的身影渐渐模糊,却始终能听见彼此的呼唤。那时忽然懂了,友情便如这山间的溪流,看似各自流淌,却在深处相连。”

说话间,二人已走到一处溪畔。岸边芦苇丛生,苇絮被风一吹,便纷纷扬扬落在水面,像极了浮动的雪。清岚忽然指着芦苇丛中露出的半块石碑:“你看那碑上的字迹,虽已风化,却仍能辨出‘清音’二字。想来从前此处,定是有人常来听溪声的。”

煜明走近细看,碑身斑驳,除了“清音”二字,其余文字已不可辨。指尖抚过碑上的纹路,忽然听见清岚在身后低吟:“碧溪潺潺映天光,风拂青丝意韵长。”正是他去年所作《溪畔情澜》中的句子,此时听来,竟比以往多了几分深意——那时写的是游溪之感,如今与友人同赏,才知溪水映的不仅是天光,还有彼此眼中的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