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梅溪踏雪印心痕(1 / 2)

云麓词心录·第九十章 梅溪踏雪印心痕

小雪节气后的第三日,煜明推开窗便见青石桥覆了层薄纱般的白。竹篱上的残菊凝着冰晶,忽有片素笺从檐角飘落,展开来是清岚的字迹:“西山林深梅欲放,可共赴雪径寻香”,旁绘着几枝含蕊的梅枝,笔尖蘸着的朱砂尚留淡淡晕染,像是她呵着白气赶画时的温度。

他揣着半卷《剑南诗稿》出门时,靴底在石板路上碾出细碎的响。远远望见清岚立在桥头,画囊外裹着新制的墨绿棉套,发间别着支羊脂玉簪,倒比初雪更显温润:“果然带了放翁的诗。”她笑着递过个锦缎小包,里头是暖炉煨着的栗子,“昨夜新炒的,加了桂花蜜。”

二人沿着覆雪的山径上行,松针上的积雪不时跌落,在石阶上溅出点点白痕。转过弯道,忽见整片梅林在谷间铺展,枝桠上缀着朱砂般的花苞,被雪光一衬,竟似燃烧的火星落在素绢上。清岚忽然驻足,望着梅枝上垂挂的冰棱:“记得去年冬至,你冒雪送来《寒梅赋》,墨字在宣纸上晕着水痕,却说‘雪压梅枝方见骨,正如君子历霜寒’。”

煜明点头,那时清岚染了风寒,他徒步三十里山路送药,衣摆结着冰碴,却坚持在她床前题诗。后来见她病愈后画的《雪梅图》,枝桠上的积雪用矾水勾勒,阳光一照便似会融化,恰如她总能在冷硬处添上温柔的注脚。

“看那株‘卧云梅’。”清岚指着斜倚在岩石上的古梅,枝干蜿蜒如游龙戏雪,枝头花苞疏密有致,“你《梅影心踪》里写‘横枝卧雪藏春信,疏蕊含冰待月来’,今日得见,才懂‘藏’与‘待’的妙处——就像友情,不必张扬,却在岁月里默默积攒温暖。”

她解下画囊,取出洒金宣纸,以雪水研墨。笔尖先蘸浓墨勾勒主干的虬曲,再用淡赭渲染树皮的纹理,最后以朱砂点染花苞,留白处恰好是积雪压枝的形态。风过处,几片细雪落在画上,竟让梅枝添了几分灵动,恍若真有冷香从纸间溢出。

“你总说我的诗有筋骨,却不知你的画早赋了它们魂魄。”煜明望着她睫毛上的细雪,忽然想起三年前在姑苏城外,两人冒雨赏梅,清岚为了画梅枝在雨中的姿态,竟在梅树下站了两个时辰,衣袂尽湿却浑然不觉,“那时你说,‘梅枝在风雨中弯曲却不折断,正如人心在浮沉中坚守却不沉沦’,如今想来,这话竟成了我们友情的注脚。”

梅溪在梅林深处潺潺流淌,溪水未冻,映着两岸雪梅,倒像是流动的锦缎。二人踩着溪中的踏脚石前行,清岚忽然指着水面漂浮的梅瓣:“去年你寄来的信里,夹着片风干的梅瓣,说‘取次花丛懒回顾,独爱寒梅一点真’,那时我便在画里添了只啄梅的山雀,让静止的花枝有了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