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道衍和尚排经阵 三教典籍入阵眼(1 / 2)

定场诗:云生紫府动玄机,三教经书镇八夷。道衍阵图藏万卷,金鳌邪雾锁千扉。佛灯照破幽冥界,儒笔划开混沌围。不向苍天求妙法,人间自有护龙碑。

第一折 宝刹论道:伽蓝殿里现经光

且说永乐十七年,应天府大报恩寺内,钟鼓绕梁,香烟袅袅。道衍和尚姚广孝身披灰色僧袍,正与诸多高僧、儒生、羽士盘坐伽蓝殿中,面前摆着儒门四书、佛经三藏、道藏诸典,纸页间隐隐有金银青三色光华流转。忽有沙弥匆匆入殿,双手合十道:“长老,东南海面又现青紫色鬼雾,似与前日在文渊阁所见阵纹相连!”

道衍抚摸着手中《法华经》卷轴,目光如电:“果然是截教与修罗族勾连,欲借幽冥邪气蚀我人间道统。诸位,当年郑和宝船护漕,靠的是民心凝聚;今日魔障再临,须以三教典籍为阵眼,筑起‘万世文宗阵’!” 说罢将经书往案上一推,书中金粉缮写的 “诸法空相” 四字腾空而起,与旁边《论语》“礼之用和为贵”、《道德经》“道生一一生二” 的青气银辉融为一团。

殿外忽然响起阵阵怪啸,但见天边乌云翻滚,无数头戴骨冠、身缠血幡的修罗族祭司踏浪而来,领头者正是截教金鳌岛门人 —— 金鳌圣母,其额间镶嵌着半截诛仙剑碎片,手中 “万妖经” 滴着黑血,每翻一页便有恶鬼从书中窜出。

第二折 鬼雾侵经:妖书对阵圣典辉

“姚广孝,你一介凡僧,也敢以区区书册抗我截教玄阵?” 金鳌圣母厉笑声中,将 “万妖经” 往空中一抛,书中竟飞出无数啃食字纸的 “毁典虫”,翅上刻着 “焚书坑儒” 的古老咒纹,专破人间典籍精气。道衍身边的儒生们顿时面色惨白 —— 他们手中的诗经子集,竟被虫群啃得纸屑飞扬。

“休慌!” 道衍双手结印,将《四书集注》举过头顶,书中朱熹批注化作无数金色毛笔,悬空写下 “格物致知” 四个斗大楷书,笔锋所过之处,毁典虫悉数燃烧;旁边羽士将《庄子》展开,“逍遥游” 三字化为青鸾,衔住飘落的纸屑复原典籍;更有高僧诵念《华严经》,梵音缭绕间,经书化作金色莲台,托住即将倾倒的伽蓝殿。

金鳌圣母见势,挥动手中 “截教天书”,召唤出当年赵公明的 “金蛟剪” 虚影,直取阵眼处的三教典籍。道衍却不慌不忙,从袖中取出当年郑和带回的 “西洋护世贝叶经”,贝叶上的梵文与儒道经典光芒共振,竟在半空拼出 “三教合流” 的浑圆图阵,将金蛟剪的凶气尽数弹回。

第三折 阵眼通神:圣贤虚影破邪祟

战至酣处,修罗族祭司们纷纷咬破指尖,在 “万妖经” 上画出血色阵纹,海面突然浮出无数铁笼,笼中关着历代被毁的典籍残页 —— 秦火焚书时的《尚书》残简、五代乱世中的佛经断卷,竟都被炼成了 “毁道怨灵”。怨灵们张牙舞爪扑向经阵,阵中三教典籍顿时颤动,似有不支之象。

“诸位,典籍之魂,在于代代传承!” 道衍厉喝一声,对着儒生们高声道:“可记得孔圣人陈蔡被围仍弦歌不辍?” 众儒生齐声朗诵《论语》,空中竟显现出孔子执卷讲学的虚影,手中竹简点向怨灵,铁笼纷纷崩裂;又对羽士们道:“可记得张道陵天师仗剑护道?” 羽士们齐举《道德经》,张道陵骑虎持剑之影降临,剑锋所指,妖雾退散;最后对高僧们合掌:“可记得玄奘法师万里取经?” 众僧齐颂《心经》,玄奘负经而行的金身显化,手中九环锡杖一顿,莲花盛开处怨灵尽灭。

金鳌圣母见圣贤虚影降世,心中大惊:“你等岂能调动圣人遗泽?” 道衍冷笑:“圣人之道,在于人间传习不绝。你等盗取截教天书、修罗血咒,却不知经书文字,早已融入万民口舌 —— 只要有人读书识礼,便是阵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