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迦叶归位证大道 佛界传灯启新章(2 / 2)

第四折 三教典籍汇大典 一统华夷示太平

《永乐大典》编成之日,宣宗亲至文渊阁翻阅,见其中既有儒家《四书五经》、道家《道德经》注疏,亦有佛教《大藏经》节录,乃至西洋历法、蒙古文典籍,不禁叹曰:「先生集古今之大成,真乃『扫心』之大典也!」忽有清风徐来,书页自动翻至「佛道儒」卷,见姚广孝所作序言曰:「三教者,一心之异名也。儒治世,道治身,佛治心,合之则万善备,离之则诸恶生。」

是年,郑和第七次下西洋船队归来,随船有古里国僧人,言在西洋见有人持「扫心符」祷病,符上竟有梵文「阿弥陀佛」。宣宗闻之,命人将《永乐大典》抄本赐与西洋诸国,又于大报恩寺设「译经院」,专译三教典籍,从此「扫心」之法远播重洋,与当地婆罗门教、伊斯兰教形成文化互鉴。

第五折 功成身退垂青史 心灯长明照古今

迦叶尊者归位三载,宣宗梦至灵山,见尊者与释迦牟尼佛对坐,佛曰:「尔以『扫心』治天下,胜造浮屠千万。然须知:心垢易扫,国垢难除。」尊者指人间曰:「但看民心柱上血珠尽褪,便知东土已得心净之法。」宣宗惊醒,急往长陵探视,果见柱身姓名皆放白光,唯有「姚广孝」三字金光独盛,如恒星照耀夜空。

后世顾炎武着《日知录》,论及明初政局曰:「成祖之得天下,道衍之力也;仁宣之治,道衍之教也。其功在社稷,而退隐于佛,真乃大智慧者。」至近代,梁启超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亦赞:「姚广孝之『扫心』理念,实为中国文化融合之典范,其影响远及东亚儒学圈。」

尾折 佛界传灯无尽际 人间扫心有来人

却说阿难陀接衣钵后,遵迦叶遗训,在东土创立「扫心宗」,以《金刚经》《论语》《道德经》为三经,每月初一举行「三教共修法会」。其宗坛前立一碑,正面刻「心净国土净」,背面刻「身安家国安」,碑侧浮雕姚广孝与成祖论道图、宣宗跪听扫心图、郑和船队播经图,以示「出世入世,不二法门」。

正是:

黑衣宰相去无痕,留得心灯照后昆。

三教合流开盛世,功成身退是真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