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的雁门关外,苜蓿花成片盛开,将草原染成淡紫色的海。匈奴可汗的求和队伍蜿蜒而来,最前方的白旗上绣着大盛的\"楚\"字,那是昨日我让人送给单于的信物。我扶着苏婉柔的手登上点将台,妊娠六月的小腹抵着雕花栏杆,竟比身后的青铜鼎还要沉稳。
\"姐姐,单于来了。\"苏婉柔轻声说,她今日穿了江家的玄色劲装,外披红色大氅,腰间的银缕腰牌在阳光下泛着冷光。远处的毡帐缓缓掀开,单于扶着年迈的母亲走出来,身后跟着三十名贵族少女,每人手中捧着盛满奶酒的金碗。
\"大盛王妃在上,\"单于跪在草地上,声音里带着哽咽,\"我部愿退出大漠以南,永不犯境。这是我匈奴的盟书,请您过目。\"
春桃接过羊皮卷展开,上面用匈奴文和大盛文写着相同的内容,末尾留着空白的手印处。我摸出袖中的银针,在指尖轻轻一刺,鲜血滴落在羊皮卷上,形成一个小小的红点。苏婉柔见状,也刺破手指,两滴血珠在盟书上渐渐交融,竟形成了一朵并蒂莲的形状。
\"以此血为誓,\"我望着单于,声音清亮如钟,\"若匈奴再犯大盛边境,便如这血一般,永不凝固。\"
单于慌忙磕头,额头触到草地:\"不敢不敢!我匈奴愿尊大盛为上国,年年进贡,岁岁来朝。\"他身后的匈奴贵族们也纷纷下跪,此起彼伏的\"愿降\"声中,我听见苏婉柔轻轻叹了口气。
\"起来吧。\"我示意春桃赐酒,\"今日起,大漠以南,再无匈奴王庭。但你们若是安分守己,大盛的绣坊和商队,自会与你们互通有无。\"
单于接过金碗,手却在发抖:\"谢王妃恩典!我匈奴定当遵守盟约,绝无反悔!\"
苏婉柔忽然指着远处的胡杨林,那里有一队骑兵疾驰而来,领头的正是慕容煜。他骑着汗血宝马,甲胄上的狼首纹在阳光下泛着金光,看见我时,嘴角扬起一抹安心的笑。
\"王爷来得正好,\"我笑着说,\"匈奴单于刚递了盟书,以后大漠以南,便是大盛的牧场了。\"
慕容煜翻身下马,目光扫过盟书上的血印,忽然伸手握住我的手,指腹摩挲着我指尖的针眼:\"辛苦了。\"他轻声说,只有我们两人能听见。
单于见状,慌忙又递上一个金盒:\"这是我匈奴的特产,望王妃笑纳。\"
我打开盒盖,里面是一串用琥珀和玛瑙串成的项链,中间最大的琥珀里,裹着一只展翅的蝴蝶。苏婉柔凑近看了看,忽然轻笑:\"单于倒是有心,这琥珀蝴蝶,倒像是我们大盛的风筝。\"
\"风筝?\"单于一愣,随即赔笑,\"若是王妃喜欢,我匈奴每年进贡百只风筝,让大盛的孩子们玩个痛快。\"
\"不必了。\"我合上盒盖,\"比起风筝,我更希望看到匈奴的孩子们,能在大盛的学堂里读书写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