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兄弟交谈,儿女孝顺(1 / 2)

村里来了辆货车村民们都过来看稀奇。

特别是车子停在李开宗家门口,看热闹的人就更来劲了。

还以为是村长给他们搞什么福利来了呢。

一个个上前来观望。

当看到苏忠国和李保国从车上下来,之前交钱拿条的人立马激动起。

是的,他们该激动,毕竟,他们的货来了。

见人围的越来越多,李大伯问清后,就站在自家院门前,对着那些看热闹的大吼出声。

“是忠国和保国把货拉回来了,上回来报名的都带上条子过来拿货,看热闹的都让让,别耽误了大家伙的正事。”

李开宗的话还是很有威严的,话刚一出口,看热闹的人立马就让出一条道来。

好让那些有条子的人进去。

有大伯指挥着,大家伙也没太过拥挤,一车子的货没多久就下发完。

“这些货我们在县城卖价为。”苏忠国把自己的卖价告诉了他们,也说了,在镇上卖他们可以卖贵点,但也别贵的太离谱,毕竟大家只为赚钱。

要是太贵没卖出去,那他这边可是不退货的。

大家伙一听,也都乐出声来。

“放心,我们都是良心人,不干那没良心的事,既然县城都只卖那个价,我们也按你们的价卖。”

不得不说,聪明人还是挺多的。

这不,就立马明白了苏忠国的用意。

苏忠国确实是好意提醒,毕竟陈阳和黑爷手里那么多货,他们自然也会下到各个镇上出售,如果他们这里的价格太高,着实难卖出。

“就是,就是,我们都听忠国的。”

每个人把条子换成了货物,那叫一个高兴,又说了会话,大家伙也就带着东西离去。

李父和李母还有桂香得到消息就带着孩子过来了。

现在没了外人,一家子总算能好好说说话了。

“大伯,大伯娘,爹,娘,这是我朋友白景堂,他对咱们这里的山货挺有兴趣的,大伯,能帮他收些吗?”

苏忠国接过女儿抱在怀里,听着女儿心里对自己的吐槽,他立马转移她的注意力,不能老说他一人不是。

李桂香把这一切都看在眼里,脸上带着无奈的笑容。

这父女俩也真够闹心。

“哦,是私收人,还是以什么名义收?”这里头是有讲究的,大伯身为村长,有些错误也不能犯。

白景堂操着一口朔料普通话对李大伯道:“李叔,我以我们厂名义收,你看这个可以吗?”说着,他拿出一张采购条子递了过去。

李大伯接过看了看,脸上的笑容又深了几分,“有这个东西就好办,如果你要的不多,就在咱们村里收收就成,要是多的话,我帮你去镇上问问。”

反正能帮到村民有公社,上头那些领导也不会多说什么。

白景堂正思考着,苏佳妮的心里就吐槽起来。

【爹真笨,这么好的路子居然让别人捡了便宜,北货南卖这么好的机会就错过了,真是可惜,那都是小钱钱,呜呜,我的富二代路上的砖啊。】

苏忠国一脸无语,佳妮这是对富二代有多深的执念,时时刻刻提醒着自己。

不过,确实是条路子,白景堂也不可能每回都跑过来收购吧,下回他亲自上手就是,省得这丫头又念叨自己。

苏佳妮上辈子缺了一辈子的钱财,她对钱财自是有着一定的执念。

现在见有钱从自己爹手里流走,她当然不开心。

“先在村里收吧,先试试,要是销路好走,以后我会跟忠国兄弟常走动的。”白景堂是个很聪明的人,自然知道利益平分才是最大赢家的道理。

不可能半点油水都不给别人留。

一听这话,李大伯也高兴了,“那成,有什么事你让忠国跟我说,这些山里货咱们家家户户都有不少。”

这事定下后,白景堂从手里的包中拿出一千块来。

“多退少补,叔就麻烦你了,车在这,上称后就放车上,我们在这里待两天才回呢。”白景堂笑说道。

苏忠国也附和出声,“大伯收着吧,这次回来我们待不了多久就得回去,还得收货呢。”怕大伯不好意思,他劝了声。

李大伯是见过世面的,自然不是被那区区一千块吓着,而是觉得货还没拿到就收人家的钱,有些不好意思。

“那成,既然忠国都这样说了,那这钱我先收着,到时候多退少补。”

事情定下后,苏忠国就带着白景堂和自己家人回家去了,车子停在大伯家,货车师傅自然也就住在大伯这里。

毕竟陈阳的手下,在大伯家里更方便些。

回家的路上,苏佳妮一直咿咿呀呀念叨着,李桂香听不下去,从自家男人怀里抱过她。

“你啊,小人精一个,走,娘带你喝奶去。”

再念叨下去她爹都快受不住了。

苏忠国确实是有些耳朵疼,女儿这爱钱的性子也不知道随了谁。

“忠国兄弟,你就这一个孩子?”白景堂到家后,没见着其余孩子,于是问了句。

“哪能啊,我这年纪怎么可能只有这么一个孩子,我有四个,还有三个送去学艺了,过些年才能回来呢。”苏忠国轻笑着出声解释道。

一旁的李母和李父见二人聊的开心,也笑听着,给他们倒水拿毛巾。

歇了汗后,就坐在屋檐下纳凉。

“这村里可真舒服,远比外头凉快。”坐了没一会,白景堂就发现了妙处。

“那是,咱们乡下就是比城里凉快,可日子没城里好过。”李父接话道。

中午吃了顿丰富的,白景堂也尝到了这边地道的家常菜,满是妙赞。

直乎好东西。

特别是那些腊肉,风干鸡鸭之物,他觉得比他们那边的风干鸡鸭味道好的多。

“这些能整点不?”指着自己碗里的肉问着苏忠国。

苏忠国一脸无奈,“能,大伯会帮你收的。”

村里虽缺肉,但家家户户也是不舍得吃的,山上得来的这些野鸡都做成了风干肉存着,等着过年过节的时候吃。

现在能换钱,大家伙自然不舍得吃。

“那就好,那就好。”

午饭后,苏忠国安排白景堂到自己儿子屋里休息,而他来到正屋,跟爹娘说起去县城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