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火星铸光:王晓东的星际能源新征程(1 / 2)

月球上那把祖传小锤子敲击月岩的回响还未消散,王晓东的卫星电话已在 “人造太阳” 控制中心响起。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加密信号带着火星探测车传回的模糊图像,李教授的声音里满是焦灼:“省长,国际太空能源联盟联合欧美国家,突然宣布对火星能源开发实施‘技术准入壁垒’,要求所有参与国必须采用他们指定的核电池标准,否则禁止使用国际深空通信网络!”

王晓东的手指重重按在控制台的火星三维模型上,陶瓷小太阳挂件在胸前微微震颤。他盯着模型上那条被联盟封锁的通信路线,声音如滇南矿区的岩层般沉稳:“告诉他们,中国的火星探测车自带氢能通信中继系统,不靠他们的网络也能传回数据。让核物理团队启动‘星火’计划,三个月内拿出比联盟标准更安全的新型核电池,用滇南的稀土钍元素做燃料。”

挂掉电话,张铁匠带着几个老匠人扛着新锻造的火星车模型走进来。老匠人手里的模型还带着锻造的余温,车身上布满了不规则的凸起。“王省长,俺们琢磨着火星上沙尘暴大,得给车加层‘铠甲’。” 张铁匠指着那些凸起,“这些都是俺们按老马蹄铁的纹路做的,能挡沙子还不影响散热。”

王晓东拿起模型,在手里掂量着:“老张,你们这手艺比计算机模拟还精准。让老匠人们把抗风沙的纹路参数化,给科研团队当参考。当年月球车的减震系统,不就是靠你们的马车弹簧原理改进的?”

省委会议室的全息投影上,国际联盟的核电池标准文件正被红色激光标注出多处技术陷阱。罗卫国书记将一份火星资源分布图拍在桌上,图上联盟的采矿点已包围了最富钍矿的区域。“晓东,他们这是想垄断火星能源,把我们挤出去!”

王晓东的激光笔在火星南半球划出一道弧线:“老书记,他们占采矿点,我们就占技术高地。让‘金砖太空能源合作组织’成员国集中资源,在火星建立联合能源站,用我们的核电池标准;同时在地球上启动‘火星能源科普工程’,让张铁匠带着老匠人去中小学讲火星车的锻造原理,用民间热度对冲联盟的舆论封锁。”

火星能源科普展在老榕树村的氢能广场开幕那天,张铁匠支起露天锻造炉,当着直播镜头把一块钍合金锻造成核电池外壳。通红的金属在他锤下逐渐成型,火星四溅中老匠人扯开嗓子喊:“洋鬼子的核电池用铀,俺们用钍,安全得能揣怀里!这外壳经俺们千锤百炼,能抗住火星的石头砸!”

直播画面里,老匠人用祖传的 “冰火两重天” 技法处理外壳 —— 先烧到通红再浸入液氮,金属表面瞬间形成纳米级的防护层。印度航天局的代表当场签下合作协议:“中国的技术既有硬实力,又有老智慧,我们愿意放弃联盟标准,采用‘星火’核电池。”

然而,联盟的报复来得更快。非洲某国的火星模拟基地突然发生核电池泄漏,现场检测到的放射性物质与 “星火” 核电池的特征高度相似。“熵之信徒” 在暗网发布伪造的生产视频,声称中国为降低成本偷工减料。

王晓东正在滇南钍矿提炼厂检查生产线,接到消息后立刻调阅监控。提炼厂的传送带正将钍合金锭送入检测设备,他指着屏幕上的纯度数据:“让国际原子能机构来查,我们的钍纯度比联盟标准高三个百分点。另外,通知张铁匠,带着他的检测小锤子去非洲,真金不怕火炼,真手艺也不怕抹黑。”